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想過,為什麼有些人學習力驚人,甚至過目不忘,洋洋灑灑就能說出一長串意義深遠的金句,甚至可以很快統整好資訊,整合重點得出結論?
會讓人內心不斷豎起大拇指,但自身好像花了很多時間,但好像什麼都沒讀進去腦中,過沒幾天就將學過的內容還給上禮拜的努力的自己?
https://i.imgur.com/xgS5xjn.jpg
你是否也有以下困擾?
1. 總是覺得自我學習的效果不佳
2. 都記不住看過的內容
3. 老是提不起勁學習
4. 想要提升輸出質量的人
5. 每天需收大量的資訊卻沒能活用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
以上這些問題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遇過,我也經常看了書、上了課,過了幾天就把當時學到的知識拋諸腦後,到頭來根本是浪費時間。
這本書中就提到了一個重點:輸入和輸出的黃金比例為3:7,平常輸入的太多,如果沒有透過有效的輸出,先前所付出的時間也等於是徒勞無功。
但輸入的方法也必須有技巧性地進入腦袋裡面,才能在大腦裡面良好延展跟交錯,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觀點。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剛剛說的過目不忘跟學過就忘的人這兩者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有一個實驗顯示:97%輸入都是白費的。
這樣的結果真讓人覺得很洩氣耶,也證實了如果沒有掌握有效的方法,都會成了「浪費時間」。
這邊有一個技巧是,當你在瀏覽資訊時,只搜集對自己需要的情報,而不是走馬看花,凡是帶有「目的性」去篩選情報,就能避免過多的資訊參雜集中。
同樣的以輸出為前提的輸入就能將目標鎖定,提示大腦濾出重要的訊息,而當有靈感的時候,隨時準備「備忘錄」記下當下的想法,儲存成靈感百寶箱,要用得時候就從裡面撈出適合地點子,再也不怕江郎才盡。
其實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學習過後立即輸出,就是最好的練習,就如現在正在打這篇文章的我一樣,自己走一遍過後,印象是最深刻的。
作者在書中也有分享到,他其實平常沒有太多的輸出,每天花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在吸收資訊,利用空檔的時間閱讀,但他經年累月的輸出項目零零總總卻有六大項,並且堅持了十幾年以上,旁人都覺得他是資訊寶庫,但他本人認為,他只是以「最短的時間,創造最高的效率」。
我覺得《INPUT最高學習法》這本書的內容著實豐富,真的提供許多有用的方法,也因為每個篇幅都很簡短且精要,所以閱讀起來非常容易,一不小心標籤紙就會貼太多。
大家不仿入手一本,有需要時就拿出來複習,在這個科技與高生產力並行的時代,每個人都應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重複性且簡單的工作內容在未來會逐漸被智能(AI),唯一可貴的就是創造力跟主動思考的能力,也是機器人模仿不來的。
現在馬上改革你的輸入方式,讓自己的思維升級吧。
具體接下來到底該怎麼做呢?
下面透過作者的長時間的「經驗」及「驗證」,建立一套絕對有效的方式,《INPUT最高學習法》這本書,可說是知識輸入的集大成,說是工具書、百科全書也不為過,非常適合有上述煩惱的人閱讀,在此我也針對書中80種方法做了一些重點整理,統整出15項來分享
- 4項輸入的核心原則
- 5種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輸入技巧
- 6個高效輸入的實戰方法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此篇觀看更多
https://willowmaps.com/input-how-to-maximiz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