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上的帝國把焦點放在中央歐亞地區,以中央歐亞人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歷史,從傳
說時代講起,不同民族的起源傳說出奇的相似,拼湊出原始印歐人遷徙的路線,印歐人靠
製造及操作馬戰車的技術席捲世界,將他們的語言及血緣擴散到很廣闊的範圍,例如羌人
就在周朝進入統治核心,並以姜為姓
接著一連幾章敘述歷代主要遊牧民族,匈奴人、匈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等,直到
近現代,清朝對準葛爾征服、中國及俄羅斯政府對中亞的控制等,將草原三千年的歷史略
為敘述
中央歐亞草原民族缺乏文字,關於他們的歷史是取自周邊國家的記載,這些周邊國家,如
中國歷代王朝、羅馬帝國等,對中央歐亞草原民族並無好感,認為草原民族因生活環境惡
劣,人人都是凶狠嗜血的戰士,常以掠奪者或侵略者視之,蠻族的觀念根深蒂固,直到現
代,主流觀點仍是如此
這本書從中央歐亞人的視角切入,提出一些嶄新的看法,大致有下面幾點:
1.草原民族非常重視貿易,若農業帝國單方面阻斷貿易,經常引起草原民族入侵,但阻斷
貿易原本就接近戰爭行為,不能說草原民族是侵略者
2.草原國家也有城市跟郊區的分別,郊區除了畜牧外,有適合的土地也會種些糧食,比起
農業帝國多數人都是農奴,草原平民吃的還比較好,體格比較健壯,也比較健康,壽命比
農業區的人長,主流觀點都把草原民族全部視為游牧民,但其實游牧民只是草原民族外圈
的人民,還有城市人、工匠等,並不是那麼簡單人人都只牧羊
3.農業區的農奴雖較瘦弱,但能吃苦,可以忍受惡劣的環境,當農業帝國發起遠征,因草
原的城市缺乏城牆保護,若受到攻擊,通常都會被擄走大量牲畜,草原民儘管騎馬逃走,
但失去牲畜,比起農業區更難恢復
4.農業帝國會蓋長城,但其實長城抵禦入侵的效果沒想像中好,這在漢代邊疆及中央的
通信間也可見到,長城比起抵禦遊牧民族攻擊,更多的功用是保護新佔領的領土,還有,
防止農人(奴)逃到草原追求更好的生活
大航海時代以後,貿易重心轉移到臨海大城市,中央歐亞貿易陷入長期衰退,近現代又受
到鄰近國家的侵略,書中有詳盡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