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8Zj6QPz.jpg
讀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
我一直相信書沒有價值上的高低之分,每本書都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但若就性價比來
看,我個人可能不會推薦別人買這本書。但當然這本書還是有它的優點,但對我而言,就
僅僅是缺點多於優點而已。先褒後貶,先揚後抑,於是我先來說說我看到的優點。
作者的文學和美學素養都極高,從其閱讀的作品和觀看的電影賞析可以看出他有著個人的
見解。除此之外,作者在中國,特別是北京的生命經歷,無論是生活、旅遊或工作,其中
的心境比較都可以體現這本散文集(或者是隨筆?我個人會認為比較接近隨筆,原因之後
再說)的獨特性。如果你對川端康成、中國章回小說、現代藝術有接觸的話,這本書會是
你很好的共鳴對象。
也因為作者的生命經歷,再加上極具吸引力的書名,於是我買了電子書。可惜的是,就我
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並不是那麼滿意。首先,我稱其為隨筆而非散文集的原因,有二。
一是第一部分的散文,其實比較接近小文章的集結,每個大標題總共由兩到三個篇章組成
。篇章之間有連結,但斷裂感明顯,於是比較接近隨筆的集結。我不確定位合作者選擇這
樣的呈現方式,但散落的篇章使主題的核心情感無法集中,有時候會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
麼,如書中的〈第三個月〉,我就真的看不懂。
第二是中間用了一大段的問答,主要是作者與藝術史學者施靜菲的對談。這個對談對我來
說是有趣的,吸收了不少關於藝術史的知識。甚至我必須慚愧地說,對我個人而言,這段
對談紀錄比前後作者所寫的散文隨筆更吸引我。
第三部分回歸個人的書寫,但多半是心得類,包含書籍、電影、展覽等,但內容有許多部
份其實與第二段的對談有相當程度的相似。這也是我一開始使用性價比來評斷的原因。過
去我讀過的散文集中,雖然可以從書中發現作者的生活圈的大致範疇,也就是作者討論的
主題或內容上有所重疊,但基本不會出現內容重疊之外,分析討論也重疊的狀況。實際情
況如對川端康成小說〈千羽鶴〉等作品的討論。前面也說了,如果有讀過文中所述的作品
,或許會很有共鳴,但因為我個人並未讀過,於是只能從文章中隻言片語找尋線索,於是
有些篇章可以理解,但有些在一片茫然的狀況下只能跳過。
如果不把這本書視為一本散文集,而是一本隨筆,甚至是作者對於美感的理解或詮釋,個
人都覺得挺好的。但若以散文集的標準來看,或許我翻完一次之後就不會再翻閱第二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