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好讀版:
https://haosquare.com/friends-robin-dunbar/
談到友誼,我們常會把「交朋友」當作一種社會行為,而《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則告訴
我們,友誼之複雜需要用非常多樣的科學來解釋!作者羅賓.鄧巴是英國的人類學家和
演化心理學家,最著名的研究是提出每人平均朋友數量是 150 人的「鄧巴數字」,他在
書中結合腦神經科學、遺傳學、心理學等等跨領域的分析,向讀者詳細介紹朋友對人類
而言究竟具有什麼意義。
在這則筆記,我將寫下閱讀《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的所學與心得,介紹鄧巴數字如何解
釋我們需要的朋友數量、我們選擇朋友背後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如何教我們建立
與鞏固友誼。
## 你需要多少朋友?
首先,我們試著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需要多少朋友?
回答之前得先說清楚什麼叫做「朋友」,《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定義,朋友是會想花時
間跟對方相處、而且對方也會想這麼做的人,例如,你在一個大型派對中遠遠看到對方
,你會選擇走過去寒暄兩句、而不是假裝沒看到的話,就算是朋友。
擁有朋友對我們有益、而孤獨則沒有任何好處。友誼帶給我們的好處不只是心理的愉悅
感而已,更會直接影響人類生理機能,書中引用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發現人的朋友越
多、受到病痛折磨的機率會越小,我們都知道吃營養均衡的食物、保持運動習慣、還有
戒菸都對健康有幫助,但令人訝異的是,你融入你的社交圈的程度,對健康的影響力遠
遠超過其他因素!擁有夠多朋友,會讓你更健康;反之,也存在研究顯示,越是孤獨的
人、平均壽命也越短。
然而,朋友的數量當然不是無上限的越多越好。作者鄧巴的研究用很有趣的方式來測量
朋友數量:聖誕卡片,對方與你的友誼親密程度要足夠高,你才會願意花時間跟心力動
手寫卡片寄給他/她,而且聖誕節是一年一度,如果過了一整年後你會忘記寄卡片的、大
概對你而言不是真的朋友。鄧巴透過聖誕卡寄送行為普查發現,絕大多數人都寄卡片給
大約 150 個對象。除了聖誕卡片,其他測量朋友數量的方式,也不約而同得出「每個人
平均有 150 個朋友」的結論,這個數字被稱為「鄧巴數字」。
鄧巴數字:你可以擁有的朋友數量上限,就是 150 人
讀到這,你可能馬上會開始懷疑:怎麼可能這麼少?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明明
常常看到有人朋友數量超過 500 甚至 1,000 人!問題在於,網路上的朋友數量只是一
個沒有考慮親疏關係的冰冷數字,他們不見得全都是有意義的朋友。你可以用鄧巴的聖
誕卡片調查標準檢驗看看,你在網路上的一千多個「朋友」,去除掉過去一年沒對彼此
傳訊息、也沒有按讚分享等交流的人之後,是不是只剩下接近 150 人這個數字呢?
鄧巴數字的 150 人並不只是巧合,而是大腦的社交認知能力限制。作者的「社會腦假說
」提出,動物的群體大小跟大腦發達程度有關。不管是哪種動物,大群體比起小群體有
更多的友誼配對,這些交流需要較大的大腦才能好好管理(你也會同意,交朋友頗需要
腦力,對吧?)。所有人類的大腦大小不會差太多,參與社交的能力都存在認知侷限,
也就是你的時間跟精力能讓你維持的有意義朋友數量最多是 150 人。
因此,《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提到,雖然朋友越多,對我們生理與心理的健康都有莫大
的好處,你卻也不需要因為你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朋友數量低於 1,000 人而
感到失落,因為鄧巴數字與社會腦假說讓我們知道,人類是受到大腦大小的生理限制,
使得我們能好好交流的有意義的朋友平均只有 150 人,只要你的朋友數量接近這個數字
,就不需要有朋友太少的社交焦慮。
## 朋友是天生的
包括我自己,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朋友是我們依照自己喜好選擇的。而鄧巴的演化心理
學專業卻告訴我們:朋友是天生的,他在書中引用兩項驚奇的研究發現來證明這項觀點
:
* 你不僅較可能與朋友有相同的特定基因,而且也更可能和朋友有同樣的思考模式。
* 並不是因為做朋友讓你們有相似的想法,而是因為你們有相同的想法而被吸引在一起
。
換言之,我們雖然的確是自己選擇該跟誰交朋友,但我們的潛意識仍讓我們刻意選擇那
些想法、情緒反應、還有特定基因組合與我們十分相似的人。想像一下,你在美術館對
某一幅畫深深著迷,旁邊出現另一個人,同樣也是直勾勾地享受著這幅畫,你會不會偷
偷想著:「這個人真有品味,我肯定能跟他成為好朋友」?
我們交朋友時傾向於物以類聚,也就是追求「同質性」,《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提及,
我們會用七種文化與社會環境相關的標準,來評估我們該不該跟某人交朋友,書中稱之
為「友誼七大支柱」:
* 相同的語言或方言
* 在同一個地方成長
* 具有相同的教育和職業經歷
* 有相同的嗜好和興趣
* 有相同的世界觀(道德、宗教、政治觀)
* 有相同的幽默感
* 有相同的音樂品味
基於這七項友誼的同質性支柱,交朋友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評估,你認識的這位新的朋友
與你共享多少支柱,我們常會受到與你共同點許多的人吸引、喜歡上與我們越相似的人
。
認識友誼七大支柱後,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對不同朋友「大小眼」。你透過這些
支柱評估你與對方的物以類聚程度,你與對方相同的支柱越多,你越會覺得彼此氣味相
投,你會對這類朋友投入更多時間跟感情,也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更樂意伸出援手;反之
亦然,如果朋友與你共享的支柱很少,你會認為彼此沒那麼合得來,而與對方保持「不
是那麼有意義的朋友」的點頭之交關係。
我在閱讀這七大支柱的時候,對幽默感這項特別有共鳴。我很喜歡在傳訊息聊天的時候
,有意無意地分享一些 梗圖(或稱網路迷因、Meme)給對方,如果對方看得懂圖片裡的
笑點、表示喜歡,甚至傳回來更多梗圖跟我分享的話,我就會覺得跟這位朋友又更親近
了一點!
## 以「共享」鞏固友誼
「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看到這句歌詞,你的腦袋裡面是不是已經響起熟悉的旋律了呢?神奇的是,這句歌詞並
不只是想像,而是有科學根據的!
腦內啡(Endorphin)是由大腦產生的神經傳導物質,它的化學性質具有止痛、產生放鬆
與愉悅感受的效果,而科學研究指出,靈長類(包括人類)可以透過社交梳理啟動腦內
啡系統,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想跟朋友出門玩,一起吃飯、歡笑、或者唱歌跳舞都有
助於觸發腦內啡產生,成為獲得更多開心感受的正向循環,不僅如此,這些「共享情緒
體驗」還會讓朋友間聯結更加緊密。
共享情緒體驗是很強烈的友誼聯結機制,在戰火中一同出生入死的軍旅兄弟是最容易想
像的範例。共享情緒體驗當然不僅限於戰爭這種超級戲劇化的場面,你有沒有懷疑過,
為什麼你明明可以選擇一個人在家裡躺在沙發上看 Netflix,卻還是想要跟朋友一起出
門看電影?同樣是看電影的行為,一個人看、以及和朋友一起看獲得的體驗其實大不相
同。心理學研究發現,就算觀看的電影是悲劇類型,比起一個人觀看,和多個陌生人一
起欣賞電影時會觸發更多腦內啡、心中產生的感動程度會更高,你還會覺得與在場一起
看電影的其他觀眾關係更加親密。
這也說明了大家為什麼都喜歡「說故事」的其中一種理由,故事不論是真實或者虛構的
,都會為在場聽眾創造共同經驗,大家因為聽著相同的故事而有更深刻的感動、也強化
了友誼聯結。
比起一起感動,和朋友一起歡笑更是社交聯結的核心。光是一個人(真心的)笑,就會
讓大腦充滿許多腦內啡,和朋友一起笑時,還會讓彼此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書中提到
,和朋友一同歡笑會讓人變得慷慨、更願意透露私人的資訊,因為大腦的腦內啡除了讓
自己更放鬆自在,還會讓你相信你與朋友關係變親密了、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更多個人
資訊交給對方。有趣的是,共享歡笑是有針對性的、只限於實際一起活動的人,舉例而
言,你在餐廳跟朋友吃飯的時候,邊聊天邊歡笑當然很開心,但隔壁桌要是笑得太大聲
,你不只不會跟著開心,還會覺得吵、被冒犯,而變得憤怒。
更讓我驚訝的是,不僅是共享經驗還有歡笑,光是行為同步,就能幫助我們建構更強的
友誼聯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愛跟朋友一起唱 KTV、或者到夜店跳舞。一起說故事跟歡
笑,大多需要透過語言傳遞,然而與太多人對話會有語言認知能力與時間成本限制,所
以,為了增加社會群體的規模、為了與更多人建立友誼聯結,人類流傳了唱歌跳舞的文
化。
唱歌與跳舞的時候,你需要與其他人一同跟上音樂節奏、協調動作、還要快速地在夥伴
之間切換眼神接觸,就像是同時在跟許多人「交談」一樣,與團體的同步動作會提升腦
內啡給大腦的快樂感受,整個團體的聯繫會因此變得更緊密,也提升每位朋友成員的幸
福感。
如果你在煩惱自己下個週末到底該找朋友出門玩、還是獨自在家懶懶地過一天,《朋友
原來是天生的》用腦內啡系統來解釋,跟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唱歌跳舞、以及歡笑,都
會讓我們的大腦獲得更多快樂感受,或許這些科學發現能說服你離開沙發、更積極地約
好朋友出去走走。
## 結語
就如《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書名,我們找到的朋友多少都跟我們幾分相似,也因此我們
更容易同步彼此的行為,會喜歡一起聊天、會為了同一則奇聞逸事捧腹大笑,這些共享
情緒體驗不只透過腦內啡讓你更快樂,還會加強你跟朋友之間的親密程度,讓大家越是
投入時間在一起、就越喜歡彼此。而你的大腦能管理的朋友數量是有極限的,通常不會
超過鄧巴數字的 150 人太多,所以你可以讓你的好朋友重質不重量,不需要因為
Instagram 分享照片沒有得到 1,000 個讚而產生朋友太少的焦慮。
看完《朋友原來是天生的》之後,你會更了解你為什麼要交朋友,幫助你從科學家的視
野重新思考你跟朋友之間的關係,並且認識在朋友小圈圈的歸屬感來源,是重視朋友的
你值得一讀的有趣科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