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人想成能夠安裝各種軟體的機器,而書本(或是接觸的資訊本身)
給人帶來的作用就是「安裝新軟體」,
依照這個比喻,比較能夠對書籍作出價值判斷。
第一類是直接更新作業系統的層級,像是Windows作業系統之類的。
這類軟體對於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作業系統一換,簡直像是換了靈魂一樣。
第二類是殺手級的應用程式,像是瀏覽器軟體、Office、或是手機的導航軟體。
這類軟體非常重要,對生產力的影響至關緊要,沒有的話會對日常與工作造成很大困擾。
第三類是一些小品,例如踩地雷或是貪食蛇之類的東西。
這類軟體沒有了不會影響些什麼,但是會讓生活無聊很多。
而無聊是連神都要舉手投降。
所以,以下的閒談是根據「書籍對人的影響程度」進行簡單分類
1.能夠從人生價值觀與態度進行改變的書
這類的書,無論乘載的文字或時代,都算是相當有價值的書籍。
而哪些書有這類效果?
英國人 Dr.Robert B.Downs曾經寫過《改變歷史的50本書》
,裡面就有很多是這種類型的。
例如馬基亞維力的《君主論》或是潘恩的《常識》,馬克斯的《資本論》
達爾文的《物種源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都是這類。
當然這也包括各種宗教經典,比如《聖經》、《阿含經》
若要找個比喻的話,這類的書就好比是一台處理器連同作業系統都直接重新安裝了,
會讓整個人的行為舉止神情表現得截然不同。
這類書給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然而是是正面或負面,那就不好說。
2.能讓人習得一門新技術的書籍
這類的書通常比較指引性質,比如說《鳥哥的Linux私房菜》,
或是黃阿文教練所寫的《最新健美運動詳解》或是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這類的書很棒,知識豐富連貫且可以讓你學到一門完整的新技能。
但問題在於很多讀者讀完了之後沒有動力去實踐書上的東西。
很多時候問題是在價值觀與人生態度上面,如果本來就是悲觀負面消極的人,
買了這類的書也很難發揮作用。
市面上有很多殺手級的應用程式,你知道很好用但是你卻總是不懂用,也是類似的原因。
3.能夠知道一些有趣的資訊
這類的書,經常是為了趣味而存在。
小說也是提供讀者情節和獨特的文字來吸引讀者,
我不會說這類的書籍無用,事實證明這些書在市場上活得很好。
事實上很多人拿電腦玩小遊戲的時間比辦公還多。
當然,當你把自己怎麼看待閱讀的價值排序更動一下,你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要評論價值,先揭露自己的價值觀是必須的,
而不分青紅皂白的,直接把某些閱讀的面相直接打成毫無價值,恐怕就淪於偏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