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
作者陳添枝先生,在馬政府時代當過經建會主委
文筆很流暢,資料很豐富,有時會讓我懷疑當官的人是不是有很多幕僚幫他整理?
後來發現作者現在在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當院長
又開始懷疑是不是學生幫忙整理?
(這年頭人跟人的信任真的不容易,看本書都這麼多問題)
總之,看了一半多,覺得沒浪費時間,反正讀得很順
我主要想看看學者對台灣資訊電子業這30年來的觀察與解釋
作者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到美國卻拿了個經濟學博士回來
(這段曲折,書中沒有交代,網上也找不到相關資料)
他對資訊科技業的理解大致符合業界的認知,有些小地方也算瑕不掩瑜
例如他認為工研院的筆記型電腦開發聯盟是促成台灣筆電產業飛躍的關鍵
這一點背離事實挺遠的
關於資訊科技代工業面對的困境,他認為:
一是沒有面對市場 (這是客氣的說法,其實就是老闆想賺簡單錢不想冒險沒有策略眼光)
二是無法自主性的實現創新,其實這跟第一點是緊密相關的
關於品牌,作者沒有把消費性品牌並非經營品牌的唯一選項說分明
因此對業界也就起不到太多引導的作用,這一點是比較可惜的
關於2000年開始的兩兆雙星,一星是生技,第二星是數位內容
他覺得生技算是上了軌道,雖然絕大部分的營收來自健康食品,但我覺得以他的高度,應
該要指出新藥開發對就業人口的貢獻太低太低,講難聽一點,淪為某些群體的把戲,
政府當初把新藥開發列入策略性產業是大有問題的。
就像現在的半導體產業,拉高了台灣總體經濟的數字,但也拉高了貧富差距,政府吹得嘎
嘎響,回頭看月薪不到5萬台幣者比比皆是,不應該再犯這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