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ame as Ever

作者: joowei (瓜g)   2023-12-17 22:31:51
網誌圖文版:
https://reurl.cc/A4nb9E
書籍簡介:
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作者:Morgan Housel
推薦指數:☆ ☆ ☆ ☆
前言
暢銷書「致富心態」的作者跟這一本是同一個人,有鑒於我不小心把中文跟英文版的致富
心態都唸過一遍(當然也是因為覺得好看),這本新書我當然也一樣不能錯過囉!作者一
樣使用一篇篇小段落搭配故事來講述各種我們應注意而未注意的事情。相較於致富心態大
都聚焦跟錢有關的東西,這本講述的範圍更大。雖然有在看心靈成長、行銷心理等書籍的
人對書裡部分概念一定不陌生,但作者寫作的手法很簡單直白,讓人更輕易就能了解。就
好像其中一篇提到的,再優秀或再堅定不摧的定理若沒有良好的溝通方式或使用方法,最
終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我也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書裡講的很有趣的東西。
風險是你無法預測的東西
作為一個負責數字分析、銷售規劃的人,我常常需要去預測每個產品明年可以賣多少量。
背後的邏輯除了由上佈達下來的成長率,還要看過去的銷量、競品的動態、市場走向以及
產品本身的競爭力來訂下目標。當然也要去預測風險,船運延期、原料短缺等等都是必須
被計算的。話是這麼說,但造成不可抗力的後果往往都是你我想像不到的事情。
2019年年底,若你所待的企業,或者你是準備大展鴻圖的新創老闆,當你定下一個2020年
很有企圖心的成長率,你會發現最後都化為泡沫。又或者你是做鞋衣配的廠商,且中國是
你很重要的市場,但前幾年發生了新疆棉事件導致你只能選擇中國或放棄中國市場。以上
兩個舉例只是想表達「無法預測的風險」才是真正的風險,它所造成的影響會直接打亂你
所有的規劃。隨便再舉例像是911、921、烏俄戰爭,這些都是無法預測但卻嚴重影響你我
生活的巨大風險。那究竟我們要怎麼辦呢?永遠記得給自己多一點彈性。當你花費所有心
力,想盡所有可能的風險之後,記得告訴自己,一定還有一些是自己想不到的,給自己一
些彈性去容忍完全無法預測的風險將會對你的生活有莫大的幫助。
貪婪其實只是嫉妒的產物
貪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鯨吞億萬」、「Bad Blood」、「維卡幣」等等故事都告訴
我們貪婪的恐怖。但會有這些貪念都是因為他們「嫉妒」有錢人的生活,他們要比他們更
有錢、過得比他們揮霍、生活更加放蕩無稽。嫉妒之所以如此恐怖是因為人生來就有愛比
較的心,更不用說我們從小的教育就常常被灌輸要「拿第一」的心態。我本人的口頭禪是
「羨慕」,我會羨慕人家出國玩耍但我在工作、會羨慕人家住豪宅我卻在租房子、會羨慕
人家在FAANG工作我卻永遠不得其門而入。我相信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常常羨慕社群平
台上的其他人在做的種種事情,但套句作者講的:「用金錢買快樂的方式跟吸食毒品是一
樣的」,你永遠買不完,就跟你永遠比不完一樣。
我覺得有效的解法是拒絕使用社群媒體,我老婆在今年毅然決然的決定不再看FB、IG等社
群媒體,我自己體感是有覺得他講羨慕的次數大幅降低,額外帶來的好處是他做別的事情
的時間變多了。雖然我沒有這麼做,但我實施的是拒看任何新聞,因為我覺得新聞所帶來
的東西也只會讓我更羨慕許多有錢人的生活,雖然還戒不掉羨慕朋友圈的生活,但我覺得
比起羨慕那些遙遠的人,羨慕朋友圈可能有意義的多?
樂觀與悲觀主義
「保守地去規劃,但積極地去築夢」
原始人類因為身處於叢林當中,為了避免隨時被野生動物攻擊,我們有了警戒心,讓我們
隨時會為最壞的事情做打算。但現在的生活不再是如此,若一直用悲觀的思維去思考,我
們只會舉步維艱、裹足不前,也因此樂觀的另一半才會出現。就好像公司裡的業務部與財
務部,總公司跟分公司,永遠會有一邊認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業績、但另一邊卻比較保守。
這麼做有它絕對的好處,就好像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件事之後達到的共識,通常會比所
有人想法都一致的結果來的好。
為什麼同時保有這兩種心態這麼重要?試想,若大家對COVID-19保持著悲觀的態度,認為
封城才是唯一解,樂觀主義的產物疫苗能得以在一年多之內問世嗎?又或者大家在2008雷
曼倒閉之後仍投入更多錢到所謂的AA級投資組合,這個金融風暴的慘況會更加的猛烈。其
實就好像許多事物一樣,二元論把世界劃分得太簡單,這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好的東西,
能在所有事物中找到最佳平衡點才是大家應該要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