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來分享我的買書方式,相比於多數人,可能我是你們眼中的「理性」買書人。
我很少和暢排或編選的書擦出閱讀的火花,有些書友甚至說我缺少「廣泛的閱讀」。
或許吧,我同意。但是我覺得在任何事情上「紀律」還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剛開始》生活體驗 → 閱讀主題 → 選第一本書
閱讀中》第一本書引用到的書籍、作家 → 選第二、第三本書
差不多》讀到一個階段 → 思考三個關鍵問題 → END
---
長話短說,原本想舉例子但是怕說完都天亮,因此就直接聊我的基本原則。
在平常的談話、廣告或新聞中,通常都會經歷一些神奇或有趣的事情。
在睡前的日記中,我就會把它紀錄下來,然後在每個月第二周整理出「閱讀主題」。
根據自己列出來的閱讀主題,我會先google和查詢我訂閱的書店RSS有沒有我要的。
google是要找出經典的書籍,而看書店的RSS是要找出最新的書籍。
從這兩方面交叉比較,我就會列出幾本想買的書,然後再返回去google作者的學經歷。
我通常希望作者是這方面的權威或達人,然後就出發去書店囉。
根據我的閱讀主題,我買的第一本書的核心原則是:
「文章中引用較多的書籍與文章,而且有許多我看不懂的專有名詞。」
因為這樣才是好的開頭嘛,不然你看完一本書就自以為解決一個心中的疑問這樣多不負責
任。
然後根據書中引用的書籍與文章,我就會再繼續去找第二本書、第三本書。
可能是相同作者的系列書籍,也可能是相同出版社內的相似書籍。
然後對第二、第三本書的要求就會越來越低,直到我對這個「閱讀主題」覺得夠了為止。
通常我都是買到五本就很多了,這大概為期兩個月左右。
對這個閱讀主題滿意之後,我就會開始去了解我買的這幾本書的出版社。
這些出版社出的書合不合我胃口呢?
這些作者在我關心的主題中,表達的核心理念我同意嗎?
我買的這些書的作者喜歡讀什麼書,他們看書的觀點和我的相同和不同處是什麼?
大概就會問這主要三個問題,然後把它寫在日記裡面。
最後就是無線迴圈執行上面這幾個步驟,然後搭配自己買書的預算去衡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