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anako (我是香民)
2014-12-18 15:38:20看了一下原文,水野先生的想法大概是這樣
1.退休後本來想去豐田或現代的
2.專做高價車(500萬日圓以上)或是專做低價車(一百萬日圓以下)不能算是主宰車市
要在中價位的市場有一席之地才可以
3.日本車廠現在根本跟不上歐洲車廠
歐洲車廠現在把高附加價值的部份放西歐
量產的部分放在便宜人力素質跟基礎建設也很不錯的東歐
所以開發的能量遠遠勝過日本車廠
同樣的,雖然比較不起眼,但美國人也在墨西哥做同樣的事情
現在油電混合潮流下的確是日本領先
十年後各家車廠都有差不多的油電混合技術以後呢?
拿Premio打BMW 3系列嗎?
4.對日本人來說,要像西歐車廠那樣找到語言社會文化都跟母國類似
基礎建設有一定程度,但是人工等成本比較便宜的地方
那就只有台灣了
5.「改善現有商品的行銷並處理其缺失」
「現有商品的小改款」
「開發新平台」三頭並進
預計三年後在Luxgen推出他水野和敏親自操刀的車型
他來的目標不只要打敗韓國車,起碼要跟歐洲車有同一水準
華創的開發人員大概2000人,跟速霸陸差不多
應該要能辦到差不多的事情才對
感想是:華創的員工跟協力廠皮請繃緊一點
作者:
skthree (I will be with you.)
2014-12-18 15:45:00台灣的機械、工具機產業確實很夠水準,要提升的是車廠的引擎、變速箱等開發技術
作者:
skthree (I will be with you.)
2014-12-18 15:47:00只要車廠關鍵的部分能提升,協力廠商的配合絕對沒問題的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4-12-18 15:54:00這要整合上下游供應鏈的水準..老實說有點難...就算是大家最愛的和X 其實供應鏈也非常愛在看不見的地方偷東偷西...
作者:
Kreen (æ¯å¤©è¦æ›´å„ªç§€ä¸€é»ž)
2014-12-18 15:56:00這餅畫的好大啊.......
作者:
b0d (我是大笨蛋)
2014-12-18 16:00:00加油啊 裕隆六十年了 很需要提升一下
作者: jenwind (路人) 2014-12-18 16:03:00
如果他三年能做到...那裕隆50年做了什麼
作者:
nhnsc (Chin)
2014-12-18 16:22:00所以要買歪L的車請等三年後?!....XD
作者:
volcom (å—å°ç£å»ºæå°å¤©çŽ‹)
2014-12-18 16:31:00錢都拿來廣告,esp跟氣囊都不給,從仙草看到的東西
作者: bevis32817 (TACO~~) 2014-12-18 16:36:00
台灣的機械、工具機產業確實很夠水準 要提升的是老闆偷料的腦袋
作者:
nen (衝啊)
2014-12-18 16:52:00推感想 XD
作者:
royli (^___________________^)
2014-12-18 17:07:00華創的起薪... 還是去電子業好了
納智捷的地盤跟車殼硬度應該有一定水準,只是其他方面真的要加強
作者:
accin (acc)
2014-12-18 18:48:003年開發的技術突破裕隆60年 然後還是追不上新世代汽車 閃人
作者:
accin (acc)
2014-12-18 19:15:00每年編多少預算研發引擎?而且還是買技術來土炮的即使是世界前幾大幾十年的車廠~繼有經驗跟技術與人員 要開
作者:
wuliou (wuliou)
2014-12-18 19:59:00看薪水就知道不可能 繼續做電子花車吧我看
作者:
deani (∞)
2014-12-18 20:30:00等月薪願意給到8萬以上,加上高額分紅再說吧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4-12-18 22:00:00
東南亞比東歐便宜喔歐洲車也在大陸設廠
作者:
conference (LastManStanding)
2014-12-18 22:58:00三樓 買不起的話 騎腳踏車就好
作者:
nctufish (暫 別 校 園)
2014-12-19 15:03:00加油,台灣優勢的確在電子工業。如何跟汽車結合是一條路
第5點 看起來三年後還不用想說裕隆會飛天動刀的都是現有的產品 不必然因為是水野桑領軍就覺得一定會朝向性能跑車去做再者 能做出多少改變 也要看裕隆和華創給水野多少權限二奶那邊的文章看起來 水野桑是要在日本成立華創分公司 在日本整個從頭招兵買馬...或許有點機會?
作者: Engine (專業掃雷工程) 2014-12-20 15:41:00
2000人如果有一半是菜鳥,1/3是土師,也沒辨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