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下一代Mazda 3明年上市 搭載HCCI引擎 (圖

作者: bearland (夜鷺食穀)   2017-08-05 20:22:48
根據澳洲Motoring的報導,Mazda即將在9月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發表HCCI
「均質進氣壓燃引擎」,也就是外界期待已久的Skyactiv II藍天二代引擎。
Skyactiv 2代的壓縮比可能會高達18.0:1,油耗進步30%,以符合歐盟29km/L的新油耗
標準 (歐規油耗測試法)。
新HCCI引擎將率先導入明年上市的下一代全新Mazda 3。
☆☆ 本文PTT網頁圖文版,Mazda即將發表全新HCCI引擎,下一代Mazda 3明年上市☆☆
https://www.ptt.cc/bbs/car/M.1501935772.A.777.html
(圖) 明年上市的下一代 Mazda 3概念車預想圖,將在今年10月東京車展上亮相
http://i.imgur.com/oOPzYjp.jpg
車尾
https://i.imgtc.com/yMvFli7.jpg
(source: Motoring.com.au)
◇下一代Mazda 3概念車即將在東京車展亮相
下一代Mazda 3概念車也將在10月的東京車展上發表,並於2018年上市。
2019年式 全新Mazda 3的底盤將沿用現行款式,並沒有大變動,
Mazda的策略是同一個底盤用了兩代才換新的。
下一代Mazda 3的重點是Skyactiv 2代新引擎、新外型、以及新內裝座艙。
新Skyactiv II引擎將優先搭載在下一代Mazda 3身上,接下來才是下一代Mazda 6。
這是因為Mazda 3是Mazda旗下最暢銷的車系。
除了Mazda 3,和6,換裝新HCCI引擎依序會是下一代Mazda 2, 下一代CX-3, 下一代MX-5,
下一代CX-9, 最後是下一代CX-5。
未來CX-9的2.5T渦輪引擎也會導入HCCI技術。
(圖) 最右邊是HCCI引擎燃燒示意圖,左邊是柴油引擎燃燒圖,中間是汽油引擎。
https://i.imgtc.com/SQqxRmCqnL.jpg
◇新插電式增程油電車、新轉子引擎
Mazda新研發的轉子引擎也會HCCI化,並於2020年前發表。
2021年,Mazda將發表第一款plug-in hybrid增程型油電車,
可能會採用轉子引擎做為發電來源。
到了2020年後,Mazda 可能會重新推出MPS性能車款,搭載2.5T渦輪HCCI化的新引擎。
到了2025年,Mazda將推出Skyactiv III三代引擎,
第三代Skyactiv引擎比二代更省油,能符合歐盟低排碳政策,
到時候,旗下車款平均排碳量必須要達到65g/km的水準,42.86km/L (歐規油耗測試法)

(圖) Mazda的研發長「藤原清志」,
他曾說過,他絕對不會放棄開發下一代轉子引擎。
https://i.imgtc.com/P7yhvZG.jpg
====
Mazda是一家年銷售159萬輛的小車廠,但志氣很大,常常選擇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像是Skyactive高壓縮比汽油引擎、低壓縮比柴油引擎、以及全球僅存的轉子引擎。
現在Mazda克服萬難,率先推出HCCI引擎。
明年上市的下一代新Mazda 3將率先搭載Skyactiv II新引擎,
隨後下一代Mazda 6也會換成新引擎。
台灣會比國外再晚幾個月上市,我猜應該是2019年初引進,
想買全新世代Mazda 3的人可以開始存錢了。
====
(圖) 新CX-5 vs 歐規Kuga vs 新Tiguan vs Tucson ,新CX-5勝出
https://i.imgtc.com/3tUgKPq.jpg
同場加映
澳洲Motoring 休旅車集體試駕評比,新CX-5奪第一,
CX-5擊敗Tiguan、澳規Kuga、Tucson等對手
[Motoring] Medium SUV Comparison 2017
https://goo.gl/zanQsB
新Tiguan方向盤回饋感不夠好,避震比較硬,行車品質比較差。
The Tiguan’s harsh ride and less communicative steering were real letdowns.
其實新Tiguan很棒,只是車價和持有成本比較高。(Tiguan在澳洲的二手車價較差)
the Volkswagen is simply too expensive — both to purchase and to own.
新CX-5操控好,操控和行車品質兼具能給人信心感。
以Mazda過去的標準來看,這次新CX-5的車內隔音寧靜度也很不賴。
Which brings us to the CX-5: It delivered the best real-world fuel economy
of any car here, provided a confidence-inspiring ride/handling blend, and was
exceptionally quiet in this company.
新CX-5的方向盤回饋感不錯,讓評審們很驚艷。它的引擎和變速箱合作無間,
傳動系統綜合表現很棒,實際駕馭表現超越紙上規格數字。
The Mazda’s communicative steering impressed our judges, while the
cooperativ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combination belied the on paper power
and torque outputs.
澳洲的CX-5很好養,雖然保固期不是最長的,但車子比較好養,車子也最保值,
跟其他SUV相比,CX-5在澳洲的中古車價是最好的。
On this front it’s the CX-5 that clearly steps ahead of the pack.
It mightn’t have the longest warranty of the four on test, but it does offer
a solid level of equipment, is the cheapest to run, and offers the best resale value come trade-in time.
綜合整體表現,新CX-5獲勝得第一。
the winner on this occasion is clearly the new Mazda CX-5.
(圖) 英國Auto Express雜誌,新CX-5 vs Tiguan vs Kodiaq,新CX-5的操控表現最佳
http://i.imgur.com/aV9lea1.jpg
◇英國Auto Express汽車雜誌評比,新CX-5操控勝過新Tiguan、Kodiaq。
Mazda CX-5 vs Skoda Kodiaq vs VW Tiguan
https://is.gd/2apJKJ
新CX-5方向盤的回饋感最佳,能提供足夠剛剛好的資訊感受讓你知道前輪狀況。
The CX-5’s steering is the most communicative here. It’s heavier than
the Skoda or VW’s, but it gently ripples with more information –
not to the point where it becomes taxing, but just enough to offer you
a good connection with the front tyres.
新Kodiaq雖然操控不如CX-5,但其他方面較佳,
(例如車內空間比較寬敞,行車品質很舒適,車價比較便宜卻有高品質、更多功能)
因此整體表現是Kodiaq以微小差距勝出,新CX-5第二名,Tiguan第三名。
Auto Express說這個級距的SUV,若想要操控就找Kuga和新CX-5。
而且Kuga在英國的新車價格折扣很大,購車時可以多多跟經銷商殺價。
The Kodiaq’s extra practicality is just enough to steal victory by
the narrowest of margins.
it offers lots of comfort and refinement in a slickly executed, high-quality
package. It’s the most usable and versatile car at an affordable price.
The Ford is another driver-focused SUV, although it doesn’t offer the
classy ambience or quality of the Mazda. The 456-litre boot isn’t the biggest
, and while it’s pricey, you should be able to haggle a good discount at your
local dealer.
延伸閱讀
[外電] 50志士工程師的熱血魂 Mazda新轉子引擎重生 (2015年)
https://www.ptt.cc/bbs/car/M.1446368796.A.CFC.html
「沒轉子,吾寧辭!」
出處
[Motoring] Revolutionary 2018 Mazda3 engine, design details soon
https://goo.gl/fVSMcR
Mazda to reveal ground-breaking HCCI tech and new design for its next small
car within weeks
作者: choroq3 (choroq)   2017-08-05 20:24:00
推 不靠渦輪就是強
作者: chengweirh (山越山寨)   2017-08-05 20:25:00
可以存錢了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魚哥)   2017-08-05 20:28:00
開放馬粉馬酸入場
作者: snow5420 (小小小孟)   2017-08-05 20:29:00
這造型 看來空間又要更悲劇了
作者: ganlinlowmo (ID是個錯誤-槍哥)   2017-08-05 20:30:00
日本工藝 讚
作者: sunkiswei   2017-08-05 20:30:00
概念圖明明就現行款...
作者: ccc73123   2017-08-05 20:30:00
2025還要做汽油引擎 有點令人擔心
作者: homerunball   2017-08-05 20:31:00
搞這麼複雜幹嘛 學我大拉屎君領補助賣公務車涼涼幹就好
作者: ccc73123   2017-08-05 20:31:00
用轉子引擎發電 雖然負載是比較小 但耐用度應該還是...
作者: ko232 (洋基洨王子)   2017-08-05 20:41:00
Tiguan車價高就已經是劣勢了
作者: ptttong (tongtong)   2017-08-05 20:43:00
人家用賺到的錢繼續研發賺錢
作者: z85917131 (z85917131)   2017-08-05 20:48:00
癌董:我們從不說大話
作者: atlaswhz (王仔)   2017-08-05 20:50:00
馬自達很有日本職人的精神
作者: xxx45625802 (Eric)   2017-08-05 20:53:00
看完這邊文章 要馬18式馬三的是否再等等....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7-08-05 20:57:00
我絕對不用放棄轉子。反正我有靠山!錢多多
作者: crh613 (crh)   2017-08-05 20:58:00
可以開始拿錢排隊了嗎...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7-08-05 21:00:00
爽啦繼續有引擎,喵的窩才不想開無聊的馬達車咧
作者: dogshiter (ShitMan是在下。)   2017-08-05 21:00:00
懷疑馬自達已取得外星科技。
作者: bla (暱稱一共要八個字)   2017-08-05 21:04:00
很猛,堅持走自己的路
作者: lineer (lineer)   2017-08-05 21:07:00
希望改進柴油引擎耐用度 ~
作者: dondon0419 (東東)   2017-08-05 21:07:00
這油耗根本150的機車啦 超猛的!
作者: ninjaxin (逢甲金城武)   2017-08-05 21:08:00
我馬威武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7-08-05 21:09:00
HCCI耶 引擎教科書要出世了嗎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7-08-05 21:19:00
那油耗是什麼魔術...出手排我就買
作者: iKelly (((○)))   2017-08-05 21:23:00
這油耗真的達成的話,騎車就不見得比較省錢了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8-05 21:24:00
哦 馬三快於馬六?有趣了
作者: coronach (...)   2017-08-05 21:25:00
豐田急著跟馬自達加強合作不是沒原因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HCCI如果再掛油電可以省到哪裡去
作者: jason89514 (節省福克斯)   2017-08-05 21:26:00
這個草圖明明就是現行款的....不是下一代的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8-05 21:26:00
底盤不換的話 空間應該差距有限
作者: coronach (...)   2017-08-05 21:26:00
反過來說,不這樣研發的話,純電車再二十年肯定變成主流
作者: henrylin8086 (小木)   2017-08-05 21:38:00
猛欸
作者: jimlexus (Sin)   2017-08-05 21:40:00
出轎跑coupe且手排我就買
作者: l95566 (馬英九下台)   2017-08-05 21:42:00
等上市了再說啦
作者: hito80686 (frank0516)   2017-08-05 21:42:00
作者: dai26 (dai)   2017-08-05 21:43:00
CX5勝地瓜和土桑是汽油還是柴油?最近一直在關注柴油十萬公里噴引擎
作者: Epondo (Epondo)   2017-08-05 21:45:00
本來想衝18年馬三了,又要再捏...
作者: maxherman (豪豪)   2017-08-05 21:45:00
多點進口,減少車禍死亡率,對台灣才是真的好吧
作者: fivemoonsky8 (牆外風景)   2017-08-05 21:45:00
拜託!提升一下那精美的乘坐空間
作者: halfq (D.G.)   2017-08-05 21:51:00
期待HCCI實現 太有特色的小車廠了 這時代需要這種浪漫
作者: umyiwen   2017-08-05 21:52:00
現行的引擎與變速箱已經很厲害
作者: Ekmund (是一隻小叔)   2017-08-05 21:54:00
42?!酷欸這目標
作者: whizz (澄)   2017-08-05 21:55:00
壓縮比接近柴油了 不需要火星塞了吧
作者: kenation (BBS-KEN)   2017-08-05 21:57:00
1感動,我的“05馬三快做阿祖了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7-08-05 21:57:00
馬自達的引擎研發技術真的是不合理的強大…相較車廠規模
作者: atlaswhz (王仔)   2017-08-05 21:59:00
那今年底發表的馬六會很囧,沒新引擎...
作者: driftingjong (長空浪子雁)   2017-08-05 22:02:00
真的假的 HCCI實現不難 但是難在燃程控制 油品品質
作者: Oo5566 (5566)   2017-08-05 22:12:00
那今年發表的馬六不就只是換殼大改?
作者: q970105 (q99)   2017-08-05 22:17:00
樓下買10台
作者: anfernee0520 (Rhea拔)   2017-08-05 22:20:00
期待,Mazda加油
作者: mhmichelle   2017-08-05 22:21:00
之前不是說馬六有skyactiv 二代....??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8-05 22:23:00
壓縮比18:1 換汽油車需要DPF了
作者: nctufish (暫 別 校 園)   2017-08-05 22:24:00
CX5 II就是傳說中的換殼繼續賣
作者: driftingjong (長空浪子雁)   2017-08-05 22:25:00
如果HCCI燃燒更完全的話應該是降低廢氣排放喔...因為HCCI是可能無點火自然的錯字 燃
作者: sleep123 (sleep123)   2017-08-05 22:28:00
之前看到汽油20:0的概念,沒想到真的出來了,18:0雖然比預期的低一點,還是超威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8-05 22:38:00
說錯了 應該是需要尿素 柴油原則上也是無點火自燃啊 但是高壓縮比高溫原罪就是NOx高 汽油比柴油純淨理論上若是均質燃燒 particle應該要少一點 但NOx可能無解就是要放尿素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5 22:38:00
不曉得噪音跟震動問題會變得如何? 這麼高的壓縮比耐用性不曉得有沒有降低?以後Mazda是不是就專攻大排量自吸了,不會有小排量渦輪了呢?
作者: Tieylea (A.T.C.G)   2017-08-05 22:43:00
不知道跟nissan明年就要量產的L42.0t可變壓縮比引擎比起來何者較優 兩顆引擎都是備受期待的新技術
作者: sickNick (so siiiiiiiick)   2017-08-05 22:44:00
高溫 NOx無解 要低溫燃燒又不可能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7-08-05 22:45:00
這麼強馬自達會變成世界第一大廠嗎? 油耗屌打全球
作者: razor99 (張儀)   2017-08-05 22:46:00
18:1??
作者: mmppeegg (我是寂寞的)   2017-08-05 22:52:00
連雙B保時捷都要靠邊站 職業馬粉要高潮惹
作者: deer5577 (5+0)   2017-08-05 23:10:00
噢噢噢…啊嘶
作者: cystal (專業代PO)   2017-08-05 23:11:00
不是要搞電動車嗎 哪來這麼多人力
作者: ccc73123   2017-08-05 23:24:00
沒看MAZDA和TOYOTA要互相持股了嗎 電動車技術跟TOYOTA要就好了 TOYOTA應該很想要MAZDA的引擎技術來做油電車
作者: AlanRikkin (CEO)   2017-08-05 23:41:00
召喚專業馬酸d88647511和fred0755來評論一下持股的事
作者: sleep123 (sleep123)   2017-08-05 23:41:00
打錯了,18:1也是逆天了
作者: s605171995   2017-08-05 23:44:00
規模這麼小的車廠有這種技術力!?
作者: AlanRikkin (CEO)   2017-08-05 23:45:00
就是規模小才需要精益求精,不然就會被不然就會被豐田那種已經賺很大就做醜車強暴眼睛的廠霸凌到滾地板了@@
作者: curly7 (毛七)   2017-08-05 23:51:00
這樣的小廠有這種研發精神真的值得鼓勵
作者: hosu (小塚)   2017-08-06 00:09:00
厲害! 反觀台灣癌?!
作者: guestcyc (Now and Forever)   2017-08-06 00:10:00
把造車當職志的車廠,熱血又有堅持,令人讚賞!
作者: oiolo (浜森守)   2017-08-06 00:12:00
這造型 太難做了吧… 大概會改到跟概念八成不同
作者: hayashi0728 (Eason)   2017-08-06 00:22:00
捏著繼續開一代mazda6 期待
作者: stevely (stevely)   2017-08-06 00:30:00
期待
作者: fegat ( )   2017-08-06 00:33:00
幹 29.....跟我兩輪一樣省.....
作者: yutsngchen (辰羽墨)   2017-08-06 00:37:00
好了,台灣納智捷可以收一收啦,一樣都是小廠,一個專精自己的特色引擎,一個搞很容易被抄襲的電子花車,所以誰走的遠,可想而知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8-06 00:40:00
Mazda是規模相對小廠 但還是比L大很多 而且還贏過利曼耶XD
作者: LLika   2017-08-06 00:47:00
稍微看了一下hcci的發展,原來之前就有很多車廠有研發過。可是最後都不了了之。
作者: vizjeco (Placebo)   2017-08-06 00:50:00
mazda科技真強 持續進步 反觀....
作者: driftingjong (長空浪子雁)   2017-08-06 00:54:00
這種天賦全部點發動機的車廠也是奇葩...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7-08-06 00:57:00
之前好像有人說汽油車辦不到這種油耗?
作者: m996360 (懷特先生)   2017-08-06 02:13:00
真的有上再說,HCCI應該只能用在非常小量的操作域,主要上還是火星塞點火
作者: s80548aa60 (HappyPOLO)   2017-08-06 02:27:00
小車廠
作者: keroromoa (發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陳雷)   2017-08-06 02:39:00
馬六是要上藍天二代沒錯,但藍天二代和HCCI並不是指同樣的東西,HCCI只算是藍天二代的其中一環一直以來大多數的消息是馬六先大改,但馬三才會把HCCI放上去,大改馬六一開始是把原來的引擎做調教
作者: bikigaya (秋哇悠)   2017-08-06 09:04:00
這外型我可以
作者: aal (生態小尖兵)   2017-08-06 09:45:00
實際有沒有那麼強還有很多因素,現任馬3藍天I其實也沒比神A省多少,雖然CC數、動力都更大一點。
作者: zx2751206 (ff)   2017-08-06 10:39:00
真的測試達29那很猛,一直進步要給推,給上面的一流車廠一些壓力也好,不然一直用舊引擎舊變速箱騙錢
作者: yur   2017-08-06 10:46:00
實測油耗有20以上就超強了,跟油電車差距縮小了
作者: alurel (南無觀世硬皮鯊)   2017-08-06 11:07:00
照順序是馬六先上馬六升級旗艦 應該要有好料助陣
作者: iifz32 (yi yuan)   2017-08-06 13:12:00
有點猛看來18年式馬三要再觀望一下了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2017-08-06 15:00:00
某人:只會做落伍的NA引擎,難怪要跟Toyota窩著取暖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8-06 16:03:00
某人的日常 很意外嗎? XD
作者: hankQuQ (lovemoney)   2017-08-06 18:32:00
省油 低排放 是趨勢油電 渦輪車快出啦 幹
作者: bnnann   2017-08-06 21:00:00
艮,捏好捏滿 趕快出好嗎
作者: feisky (飛斯凱)   2017-08-06 21:48:00
有急用車還是就買吧,現在才2017年中耶,等2019引進太久了不然買一台IGNIS頂著先,較便宜又保值,到時賣掉換新馬三
作者: Sunal (SSSSSSSSSSSSSSSSSSSSSSS)   2017-08-06 23:27:00
有點怪 其他新聞都是馬6先上 沒上只是換殼大改銷量很慘以往也都是馬6先上新技術 藍天一代也是 後出的馬3則是配備相對較齊全
作者: qaz630210 (皓)   2017-08-07 12:36:00
納智捷用現在眼光連電子花車都稱不上吧......
作者: MephistoH (默非斯托)   2017-08-07 15:50:00
小排氣量比較有搞頭
作者: ralan009 (Alvin)   2017-08-07 16:56:00
可惡 預計明年一月要買馬3說馬上就要變過季車了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