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matobar (747-8I)》之銘言:
: 台灣就算要國產車
: 也不是要裕隆-中華這樣的廠商
: 現行的遊戲規則根本是為嚴家量身打造的
: 不過這篇其實好笑的是,出來喊燒的居然是國產車居後段班的Ford,不是嚴凱泰XDDDDDD
: Ford全改進口對你們Ford來說更有利吧!可以省去國產化的一卡車前置成本耶!
看到這裡,我覺得你是不是搞錯了甚麼地方啊?
例如把美國福特誤以為等於福特六和之類的
福特六和是原廠在台灣的合作夥伴,雖然大家都說"你們福特",但實際上福特六和跟美國
原廠在立場上並不是完全相同的。當然在某些地方利益會相同,例如福特車賣得越好、市
占率越高,原廠跟六和都會得利;但全車免關稅這種事情不一樣,這是本土汽車製造商會
非常不爽,只有原廠比較爽的事情
道理很簡單,經濟或是生產的基本原則,甚至說人的行動本質,前提就是"利益驅動"
關稅這種東西,是用來保護國內產業,還有讓政府賺錢用的。你看中美最近在吵關稅的問
題就知道,美國想要賣更多汽車給中國,關鍵點就是叫中國降關稅
簡單來說,以前六和要做汽車生意,但是沒有車也沒技術;美國原廠想賣車,但是受限於
政府法規跟市場限制,所以兩者相互合作,這段歷史大家都很明白。關鍵點在於本土產業
要投入汽車產業,如果不是純代理車,而是投入汽車生產,那麼的確是會有一大堆前置成
本沒錯,但是這些前置成本福特六和已經花了,這麼多年來的投資跟運作除了幫福特六和
賺錢之外,汽車產業所能帶動的相關零件生產、產業鏈也幫社會養活了很多人
再者,進口車收取關稅的做法,也能讓政府多很多稅收。當然,買車的人會不爽,覺得關
稅會害你買到更貴的車子,不過這問題其實本質上沒太大意義。因為稅的收取本質上都會
讓你的錢變少,或是買到的東西變貴,但結論總不可能是我們以後不收稅
鹿鼎記裡面,順治跟兒子說,「永不加賦」,聽起來很感人,但現實中如果永遠不加稅,
甚至不收稅,那麼政府就會沒錢運作,這是基礎原則
所以對政府來說,雖然台灣的國產車產業沒有強大到能自成一格,但也還沒有爛到要放棄
治療。我當然知道有些板友始終覺得國產車爆幹爛,但實際上並沒有
如果全車免關稅,進口不設限,那麼原廠基本上很可能會選擇直接把車賣來台灣,省得還
要被你福特六和國產代理賺一手,或是直接按照市場的需求跟訂單賣車,但問題是這對福
特六和一點好處都沒有
直接進口就不需要國產→不需要國產就不需要工人跟工廠→不需要工人跟工廠,很多人就
會被迫失業,成為政府需要擔心的事情。這些勞工平常靠企業的運作生存,如果你國產車
產業在10年內慢慢凋零好了,講白一點就是你這個社會在10年之內會突然多出幾十萬的中
年失業勞工,開始領失業救濟
政府可以想各種讓車廠活下去的方式,但沒有辦法強迫他繼續營業,因為沒錢可賺。你直
接買便宜的進口車,就是把原本給福特六和賺的錢直接給美國人賺,差別點在哪裡?
差別點在於福特六和跟車廠員工賺的錢,會回到這個社會上消費、運轉,生存,因為大家
都活在台灣,總要吃飯、買日用品;而你給美國人賺的錢會回到America,變成不會再回來
的一筆錢
我知道板上很多人不喜歡聽這些話,覺得這些話都是屁,給你便宜的BMW才是重點
但問題是,政府跟社會並不是只要滿足一個人的需求,你想開進口車是一種需求,很多人
需要靠國產車產業養活自己跟養活家庭,這也是一種需求,資源有限,誰應該先被滿足或
先被考慮,坦白說是比較問題。而對執政者而言,怎麼看都是後者會比較重要。講白一點
,你想開便宜安全的德國車,關政府屁事。沒有關稅,也沒有產業的時候,你開進口車開
爽爽這件事情,對於政府而言,是沒有半點意義在的
免關稅後國產車產業會直接垮掉的例子,基本上最近的就是澳洲。當然我不是說狀況可以
直接類比,但是這種前車之鑑是政府不可能不考慮的問題。有人說要是真的廢掉整車關稅
就要投DPP,我是覺得考慮到廢掉之後帶來的問題跟損失,就算你一個人能投10票,DPP大
概也是選不上啦
我是覺得政府沒那麼蠢,蠢到廢整車關稅,頂多調調稅率就了不起了
國產車因為自己缺乏競爭力被市場淘汰,那是市場機制,反正大家改買進口車還是有關稅
可以收,政府頂多就給你慢慢補貼幾年,不行你自己會收掉,像是紡織那種夕陽產業;政
府直接廢關稅讓國產車被淘汰,不但對大家都沒好處,還收不到關稅,這才會是最大的差
別點
重點是政府要賺錢,這才是關鍵
一點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