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保險是為了轉移風險
保險觀念這很主觀
有些人覺得不需要 有些人覺得需要
回歸實際面來說 以丙式車碰車來說
兩車事故都有各自的肇責比例
(除非後撞前 撞擊靜止停車車輛 這些肇責明顯的事故 這邊就先不談是否違停了)
事故發生後7天能申請事故現場圖/30天後申請初判表
但若對方對初判表的結果不符 再來自費3000申請鑑定
等待通知 到報告下來也要1~2個月的時間
若車無法使用 且自己工作需要車 這肯定很不方便啦
有車體險 不論肇責 出險由保險公司派員勘車後開始修車
然後有人會說那就跟對方提出代車費
(但代車費 法院判例都是依大眾運輸系統去做賠償依據)
民庭法官要的是合理性跟必要性 租車跟計程車實務面上真的很難要啦
除非自己加保代車險 貼補自己無法使用車所衍生的費用
再來提到一個 現在社群軟體很發達
通常這類文章 底下幾乎會有人說跟他談折舊阿
(當事人:X(消音 林北被撞還跟我談折舊??)
車體險出險不看折舊 只擔心你保額是否足夠 是否達到全損(達該年保額3/4)
再來肯定會有人說依民法213主張回復原狀
這當然可以主張,但依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折舊率表
汽車耐用年數5年 每年折舊率0.369
機車耐用年數3年 每年折舊率0.536
僅工資、烤漆不算折舊 材料需算折舊
也很少有人進廠說:不好意思 我被撞了 車五年了 請幫我找相當年份的材料做報價
(車廠:X(消音)是在公....三個小朋友?)
好啦 以上是發生車與車碰撞時可能發生的狀況
不一定會發生 保險與否看自己 就提供參考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其價值 不要浪費在這些事情上 勞心勞財
圖個方便 省下來的時間跟心力
能讓你去星巴克點杯咖啡 看路過的正妹一下
※ 引述《WJ (WJ)》之銘言:
: 個人對保險的理解是:
: 保險目的是損害填補
: 且這損害是你能力負擔以外的
: 例如: 第三責任險和超額
: 至於車體險
: 有人覺得有錢買車沒錢買保險?
: 甚至還會嘴你省小條花大條、騎車好了…
: 這到底是什麼邏輯??
: 其實不是沒錢買只是覺得不值
: 就像有些人只買丙式不買乙式
: 不也一樣覺得乙式沒那個價值?
: 難道也要嘴你捨不得買乙式騎車好了嗎?
: 如果出發點是有人處理
: 這理由確實不會那麼無腦XD
: 而限額車碰車一樣會幫你處理呀~
: 30歲女、限額20萬...2,614/年
: 車價80萬國產車...11,000/年(丙式)
: 22,000/年(乙式)
: 國產車保車體險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