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新聞好像蠻嚴重的,趁這個機會來聊聊電池燃燒這個議題XD
我朋友在相關領域上工作,近期才跟他討論這個事件。
電池燃燒狀況,通常是以下三種 >> 1.過壓 2.過流 3.過溫
而此次賓士電車燃燒事件是不是因為晶枝刺穿隔離膜造成? 恩...這是很有可能的。
在現今的動電車產業裡面,各家車廠在做的都是做好BMS,讓電池不要過充或是過放。
例如當電壓低到一個程度時,系統數據就就顯示電量0,使其不要再放電。
而BMS就是減少晶枝很關鍵的因素。
現今大部分電動車的電池會做自我管理外,車廠所用的BMS也會做管理。
例如當單一電池芯有問題時,系統就會開始報錯或是停止某個模組的充放電,其目的是避免繼續損壞這顆電池。
當有電動車在這方面做得不好或是減少成本只做某一端 (電池 & BMS),一旦單一邊發生故障且無法互相把關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一開始提到的 過壓 過流 過溫 的問題 進而造成起火。
所以現階段建議是不要買成本太低的電動車,或是盡量選購採用大廠牌電池的車款,像是寧德、LG...等。
過往很多起火的案例幾乎都是成本低的電動車。
是說我們消費者也很難知道這些車廠的電動車成本到底是多少就是。
至於此次的賓士電動車起火,就要看調查出來是什麼原因了。
有沒有可能是外力,或是賓士的BMS有瑕疵,抑或是所採用的電池自我管理系統有問題?
==============================================================================
另外,未來能不能見到電池成本降低?
答案是確定的,也許未來幾年內就能見到也不一定。
現階段電池成本降低的方向是往電極乾法工藝技術去發展。
此工藝帶來的優勢是更加高效率、更加環保且成本更低的電池製造過程,
什麼乾電極工藝?
簡單來說,此工藝是一個全新的電池製造工法,其不再使用傳統的液態溶劑,而是直接使用乾燥的混合物直接製造出電極。
這個工藝不只簡化了生產的過程,還顯著地降低能耗,其不使用液態溶劑,還能極大的降低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業界普遍認為其至少能為電池成本帶來15%~30%以上的成本大幅降低。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此工藝跟固態電池的關係,答案是沒有關係。
乾電極工藝主要是專注於電極的製造方法,使用乾燥混合物取代液態溶劑。
而固態電池主要是使用固態電解質,代替傳統的液態電解質,因其有不易燃和高能量密度等優勢,預計會給電池帶來更高的壽命和安全性。
(固態電池目前還處於業界研發競爭的階段,三星、LG、寧德,甚至日本車廠的豐田,都在專注於固態電池的研發)
而目前此工藝的技術領先者不是別人,正是電車龍頭特斯拉,不久前特斯拉已經宣布在乾電極工藝上已經有突破且進入車輛測試階段,並預計明年會開始量產有乾電極工藝的4680電池。
如果這次的突破和量產真能成功實現,我只能說特斯拉將可能再次顛覆整個電動車行業,並成為領導者....畢竟其他廠商的乾電極工藝都還處於實驗室研發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