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6/8185493?from=udn-catelistnews_ch1018
上汽集團遭到歐盟最為嚴苛的關稅待遇,無疑是經營西方商業和政治領域能力不足所致,
足為中國企業應該注意並避免的警示個案。
歐盟點名的三家中國汽車製造商中,除了現有10%的關稅外,旗下擁有英國MG品牌的上汽
集團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被課以36.3%的額外關稅,是比亞迪17%的兩倍之多。富豪汽車(
Volvo Car AB)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則面臨19.3%的額外關稅。上周二,原擬定的關
稅略為下調。
造成待遇不等的主要因素,顯然和「配合程度」有關。歐洲委員會7月發布208頁的暫行決
議文件,其中包含專門對上汽集團的詳細說明,文件特別指出,上汽回應「視為嚴重不足
」。
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透露,上汽不放心洩露本身資訊息,部分供應商資料也無法取得。他
們也表示,上汽不熟悉所需文件以及內部決策效率低下,也是自身面臨的其他挑戰。
比起上汽,比亞迪和吉利回應俐落多了。知情人士指出,比亞迪和吉利積極聘請國際律師
事務所且全面蒐集資訊,比亞迪甚至在布魯塞爾聘請了政策專家。
這也進一步證明,儘管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大有斬獲,卻未能展現大企業該有的
無形影響力,像是和歐盟談判代表斡旋,甚至在全球車展發聲等等。
顧問公司 AlixPartners 董事總經理戴爾(Stephen Dyer)表示,中國國有企業除了追求
獲利之外,還有多重目標,因此在這方面反應較不靈活。他也指出,中國企業若以為一切
都是政治問題,覺得合作毫無意義,這樣心態會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