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推文在講業者將"成本外部化"云云
我自己是覺得
台灣在利潤上面蠻卷的
今天若逼迫貨車業者必須要配助手 或是遠端下貨等等
價格也未必會真的上升 但總會從不知道的地方偷回來
就好像食品不漲價 只是換成了科技與狠活而已
而且 台灣人如此重視"效率"
以效率為豪 24hr到貨變成8hr到貨
被插隊就不爽 時速從119降到115就不爽 內側卡一台車就不爽
能容許如此"低效"的效率嗎?
普通透天裝個冷氣室外機 想要選的是滿滿的方案 簽約 安全繩
還是跟師父說 你小心一點喔 肉身上陣?
再講個例子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去過中國大陸?
我去過好幾次 每次都對一件事覺得有趣 就是地鐵要掃X光機
所以屢屢排隊塞車
我常常在想 掃這些X光到底能掃出什麼? 就算給你掃出一個鄭捷殺手
全中國多少地鐵站 浪費了多少時間?
中國人居然願意為了這個安全理由浪費這些時間?
(當然 也許他們是沒得選擇 不過這不是本文重點)
至少我台灣人來看 我寧可地鐵快速進站 方便 就算旁邊乘客偷偷攜帶刀械進來
這 不就生死自負
回頭來講這個例子
叉車堆高機在路上走危不危險? 危險
貨車後斗升降板停路邊危不危險? 危險
但是台灣人到底是否願意為了"安全" 而犧牲方便跟快速
這有點難說 可能要問卷 可能要公投來看看
不然理論上為了安全 多近都應該開車而不騎車 慢也沒差
(當然有人會說 我就是只開車不騎車阿 但要想喔 台灣五六百萬台汽車破千萬台機車
這一定有很多人是兩棲的 代表很多人願意為了所謂"方便快速"而犧牲安全)
事實上所謂的違停亂象 它就是一種共識的結果
也就是許多人在方便/安全/制度的最大公約數
不然再講一個例句
"這邊是紅線 你載你爺爺盡量在不要擋到人的地方下車 然後速度快一點"
這句話多麼常見 但也包含了 鄉愿/法治/互情的平衡結果
新竹這個案例只是這些賭賽裡面失敗的一場
過了明天 這些事情仍然照著社會運轉
運費沒有漲價 司機仍然沒有助手 沒卸貨區的超商照常營業 一切都好像平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