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簡單分享一下 到底對銀行來說怎樣的客人是比較有價值的
就最原作者的狀況看起來他應該是存款很多 應該也是跟銀行最主要的往來產品
有刷卡消費的習慣 也沒有動用循環利息
坦白說對銀行來講 這樣類型的客人利潤會是最低的
先從存款方面切入的話
對商業銀行來講 最基本的生意就是存放貸
收高的放貸利息 付低的存款利息 賺中間的spread
但如果有在稍微關注財經新聞就知道現在是處在一個資金最氾濫的時代
資金最氾濫的情況之下存款就是銀行最不喜歡的東西
因為你收的存款之後另一頭就要找地方把這些錢消耗掉
第一他可以去放款 對銀行來說找到完全match的另一邊是最好的情況 完全左手交右手
前一篇推文有人提到他母親的公司跟銀行說調借款利息的話就要還錢
其實就是現在資金氾濫狀況下的結果
公司戶也都知道銀行必須要找到管道消化這些資金(銀行把錢放在帳上是沒價值的)
所以就會跟銀行談這些利率低到不行的貸款
對銀行來說雖然spread少的誇張 但還是有那麼一咪咪的肉 咬著牙也要做下去
第二他可能去找其他公債、NCD、國庫券、同業拆款等等
但在現在整個金融市場的yield curve比美牙還要平的情況之下
其實也是咬著牙在做 短天的可能肉都不到0.1個pips
所以基本上存款這種產品 的確在信用卡額度審核給予的時候是一個依據
但越多的存款是不是越有價值的客人 這是未必
回過頭來那到底怎樣的客人對銀行會比較受歡迎
有在看新聞就會知道理財商品、structure product
如果用3億台幣的資產來看的話 就是九百多萬美金 九隻多美金可以幹嘛呢
美金台幣換匯的話企業戶給你抓20pips 個人戶算個50pips好了
單筆收益是美金5k跟14K左右
但個人戶沒事不會在那邊進進出出 one shot搞完就沒戲了
那如果是structure product的話 真的可以讓銀行賺很多的
大部分的自然人也是玩不起的 美金一兩隻的swing以三億資產來說就是15~25%
我想大部分的人是hold不住的
基本上這個資產規模對於銀行來說真的是個不上不下的level
離真正的那些把個人資產當公司在操作private banking大戶太遠 肉太少
但又比一般的普通人再高一些(講白一點就是會比較難搞 比普通人更demand
所以其實剩下來的還是這些收手續費為主要收入的ETF DCI 保險
就像回文有提到的 對於這些比較接近一般人的理財產品來說
銀行希望的是每個人貢獻一點點 累積起來聚沙成塔
畢竟手續費才是真的一塊錢一塊錢實際收進口袋的錢
就我個人看法 民營商業銀行都是很精的
規矩規定可不可以打破 可不可以客製化 當然可以 在法規內規範圍之內當然都可以
只是該單一客人有沒有那個必要跟價值才是銀行在意的
當然我比較從前台角度切入說單一客人的value
授信的觀點從risk角度切入應該是跟這個邏輯會不一樣
我不是credit team的但我想從授信的角度有幾個考量
可能內部評分表上面的分數、可能是整個銀行的risk model、可能是過去消費記錄等
或是在考量到整體risk reward後發現可能貢獻度不高
還有risk diversification等理由
另外要求不對外的部門跟客人談 如果我是legal compliance
我就抓說為什麼沒有授權對外的部門會對單一客人進行回覆
真的不要給別人難做人了
※ 引述《kasamewon (洨狗望)》之銘言:
: 純粹簡單分享一下 並非針對原po
: 我不敢保證消金為主體的中信是不是也是同樣的狀況
: 但就我所知 額度要到千萬 一般來說這個核准權限通常已經不是信用卡部門可以准的了
: 大概就要上報總行 畢竟這風險等級確實就消金來說算是很大的
: 另外要上呈不單只是看本身的資產實力 同時通常還需要說明為何需要這麼高的額度
: 因此過往信用卡消費狀況也一定是會被納入考量的
: 就銀行來說 多放的額度就是多的曝險
: 另外跟本行的往來狀況也是很重要的評估依據(像是財富管理 企金等)
: 不會只單看持卡人資產狀況
: 抱歉真的說個不中聽的話 有些中產階級所謂雄厚財力有時對銀行來說其實真的還好
: 更何況調高你的額度對銀行收入沒有太大助益又增加曝險程度
: 信用卡這個東西呢 銀行與其希望一個人消費1000萬 其實會更希望1000個人消費1萬
: 因為後者對於銀行的風險會降低但收益卻更有機會提高
: 當然還有一點最重要的 如果是財富管理的客人 那又另當別論了
: 另外不久前也耳聞 有千萬額度大戶的公司出了狀況 這就夠讓消金部門緊張的
: 畢竟信用卡是先期指標 很多有狀況的都是先從信用卡開始
: 只能說這一兩年景氣真的頗不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