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陳芯宜10年磨行者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3-27 16:52:43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7000880-260115
汪宜儒/專訪
導演陳芯宜去年推出10年磨成的紀錄片作品《行者》,記錄無垢舞蹈劇場編舞家林麗珍靜
緩凝練的獨到美學風格,《行者》將於4月10日推上院線。
由林麗珍創立的無垢舞蹈劇場,成團20年琢磨了3部作品,慢工出細活,建構出林麗珍尋
找台灣身體語彙、傳遞人道與自然關懷精神的儀式性美學風格。15年前,陳芯宜第一次看
到無垢的《花神祭》,「那如詩一般的舞台畫面的美,緩慢流動的舞者,強大的能量,讓
我驚訝:這是舞蹈嗎?最後一幕,《心經》琅琅被唱頌而出,我淚流滿面,原因不明。」
時隔5年,陳芯宜因緣際會接下了國藝會拍攝當年度國家文藝獎得主的案子,「我第一個
就選擇了林麗珍老師!在案子結束後,我覺得還不夠,還沒感受夠,於是拿著別的案子賺
的錢繼續跟拍,一路上,我從沒想過自己到底會拍多久。」
回頭看陳芯宜的創作之路,她累積了劇情片《我叫阿銘啦》、《流浪神狗人》、《一席之
地》,後來也記錄了舞踏藝術家秦Kanoko、裝置藝術家王文志與聲音藝術王福瑞等人,成
績不俗。但她卻在當年獲獎連連的《我叫阿銘啦》後,在理應旺盛創作的時候疑惑了。
「那是03、04年,台灣電影的谷底,所有人都怪罪電影導演拍的東西沒人看。我也開始自
問:我接著該拍什麼?拍片有意義嗎?什麼是美與藝術?什麼才是好創作?」
後來,一路拍攝林麗珍,陳芯宜耳濡目染了一位創作者對於生命與作品的能量與堅持,漸
漸有了力量,「她訓練舞者走路,撿石頭,她對一塊布料的可能無比好奇,她從花的姿態
、芒草的搖擺、貓咪的伸展找到身體律動的可能…。我那漂浮不確定的人生狀態,被療癒
了。」
陳芯宜說,《行者》不是她的作品,「那是林麗珍面對創作的態度,是她怎麼面對這個世
界。如果作品是火升起後產生的煙,那我好奇的、想透過這部片分享的,是那火如何被升
起的過程,是火種從何而來的途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