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家分析「獨」世代將來臨:沒子孫的晚年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3-07-23 20:47:13
專家分析「獨」世代將來臨:沒子孫的晚年「這樣過」才健康
沒有子孫的情況下,也能度過健康、充滿人情味的晚年。
文 / 遠見好讀
2023-07-20
專家分析「獨」世代將來臨:沒子孫的晚年「這樣過」才健康
《個人時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過去,所謂「做人的本分」是從作為某個人的母親、父親、兒子或女兒等親子關係的角
色開始,然而這樣的觀念逐漸式微。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如果家庭是生命的避風港和支
持,那麼隨著家庭功能的外包和關係的變化,家庭所佔據的絕對意義也會降低。(本文節
錄自《個人時代》一書,作者:宋吉永,以下為摘文。)
2010年出版的某本月刊中曾報導了這樣的內容──往後「獨自吃飯、獨自遊玩、獨自喝酒
還有獨自旅行」的人可能會持續增加,並附上了一張新村某家餐廳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們
像在讀書室一樣,坐在有隔板的餐廳裡獨自吃飯,看到這個畫面的我感到很神奇。
當時餐廳的菜單是以4人份為基準規劃,因為韓國的飮食以小菜為主,必須4人以上,餐廳
才有足夠的利潤,因此當餐廳職員問「請問有幾位?」時,要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內
心反而會感到抱歉。
那麼現在呢?獨自一人吃飯已經成為日常,現在就連獨食時為了避開他人眼光的隔板也消
失了,代表著獨自吃飯不再是件難為情的事。
這不過才不到10年而已,10年間,我們的社會迅速分化成一人社會。
我們也可以從數據中驗證,「獨食」一詞從2013年開始以一定的規模出現,到了2018年,
獨自看演出、獨自看電影、獨自去咖啡廳、獨自喝酒等各種「獨○」的詞彙增加到39個,
直至2020年,變成了65個。
如此可確定的是,現在已經變成了不再對「獨自做什麼」感到陌生的社會。
雖然難以感受到每天不知不覺中發生的變化,但只要回顧過去5年,就能夠淸楚知道確實
改變了許多。
過去10年間,韓國社會已分化成一個人也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社會,如果理解這樣的變化,
就能推測出為了一個人也能好好生活,必須努力培養獨立性與彈性。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發展,我認為不僅會分化成一人社會,還可能會導致家庭解體。
在過去,所謂「做人的本分」是從作為某個人的母親、父親、兒子或女兒等親子關係的角
色開始,然而這樣的觀念逐漸式微。
隨著家庭功能的外包和關係的變化,家庭所佔據的絕對意義也會降低。(僅為情境圖,取
自unsplash)圖/隨著家庭功能的外包和關係的變化,家庭所佔據的絕對意義也會降低。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傳統上,家庭是各種角色和責任的劃分,並相互依賴以維持家庭功能、獲取財產和執行家
務勞動等。但這些功能正在一個接一個的外包和縮減。
除了送貨服務外,各種家務勞動和生活庶務外包服務都在擴張,同伴動物產業也在迅速發
展。也許是因為家庭的意義已經變得模糊,所以這些產業才會興起。
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如果家庭是生命的避風港和支持,那麼隨著家庭功能的外包和關係
的變化,家庭所佔據的絕對意義也會降低。
過去,不結婚或不生孩子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這樣太辛苦,那麼現在實際上選擇單身和不
生育的人,則是因為沒有感受到其必要。
如果獨居社會從以前就開始持續變化的話,可以預測10到20年後的樣貌。現在即使一個人
生活,如果父母身體不舒服,分居的孩子也會帶他們去醫院,努力盡到為人子女的本分;
但當獨居者變成老年人的時候,誰會扮演這個角色呢?
強而有力的「孝順體系」彌補了微弱的社會保障,如果沒有子孫的話,老年生活多半會變
得困難,即使生病要去醫院就診也很費力,掛號與問診都不容易。
為了在沒有子孫的情況下,也能度過健康、充滿人情味的晚年,我們必須消除社會或個人
的強迫孝順,籌備與支持個體的獨立生活。
社會保障制度理應如此發展,但這似乎不容易,再加上大家多半習慣靠自己,但靠自己也
不容易,要不得存到足以將原本「孝順體系工作」全都外包的鉅額經費、要不就得培養自
己獨立生活的體力與毅力。
就像早已意識到這點,並養成持續讀書和運動等生活習慣的老年人一樣,我們必須不斷在
生活中革新,以保持自身的生產力與社會功能,也就是說,為了跟上科技與世界變化的腳
步,必須時時自我更新,不可懈怠。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4677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3-07-24 01:20: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