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誰歌月徘徊? 貳拾、龍淵一指-前

作者: naideath (棄子難安)   2019-03-02 19:29:45
貳拾、龍淵一指
  飯館一場小小風波後,劍弦吟再與她們兩人啟程上路,車夫卯勁
賣力地駕車,遵循唐如的指引,直直趕去劍琴語方才飯館內對他提及
過的「太阿院」。那位她含情脈脈,口中的「鳳少爺」,定然就在那
恭候劍弦吟大駕光臨。
  這一路上,劍弦吟依舊保持遊山玩水、悉心吟味的閒情,絲毫不
對吉凶未卜的此行將發生何等大事而煩天惱地、受怕擔憂。
  ──畢竟他能問到的也就這麼些,縱稍稍懂了那麼一點點前因後
果,仍不至於釐清頭緒來明白她們的企圖何在,這「棲梧桐」的處心
究竟是好是壞、孰正孰邪?
  ──若因私仇要殺他,這尚可說得過去,情有可原。武林不就是
這麼一回事嗎?你打他,他打我,我殺他,他殺你,看不見頭瞧不到
尾,浪起浪落、雲生雲滅、沒完沒了的。
  但劍琴語亦曾脫口而出「若你不願歸降」云云話語,這反而使劍
弦吟覺得有些蹊蹺,並不尋常。
  這個「你」,引申是要他率四流人物來歸?還是一人倒戈投降即
好?
  畢竟兩者差別大了,差得也多了。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這位四流人物的精神領袖平生不怕冷箭不畏
暗算,他胸懷磊落,襟懷坦白──因為這些正氣雖不能令一個人諸邪
辟易,百毒不侵,但心中若時時正氣磅然,俠懷沛然,行起事來當然
不會畏首畏尾,怯頭怯腦;遭逢詰難也不會愧對他人,疙瘩滿是;而
應付敵手,自然就從容不迫,能發揮該有的實力!
  光明正大,縱不少人嗤之以鼻,但這四字是確有其妙用的。
  他們又往北行了一日夜,日昇日落,日出日歸,離江南愈來愈遠。
  劍弦吟默思,「這段時間直向北方行,又渡了長江,恐怕已到湖
北。」他唇角浮現一抹苦笑,「在洞庭湖的四弟接獲雲僕他們的通知
後,應該火速前往江南了。搞不好我倆正巧錯身而過呢!」
  劍弦吟不是三姑六婆之輩。
  他很少扯東扯西,流言混語。
  更少說人是非,道人長短。
  禍從口出這道理他非常懂,但他途中卻一反常態,講了許多話,
叨叨絮絮,綿綿連連,源源不絕,彷彿一架織布機瘋狂地要織出一疋
黃河長的長布似的。
  他的嘴巴、舌頭、喉嚨除了一般正常的睡覺、吃飯,有稍作「歇
息」之外,其餘的空閒,他全力向唐如、劍琴語「說教」一樣的說話。
  偶爾講山明水秀的典故、地靈人傑的事蹟(事實上絕大半皆是博
古通今的奕日寂、飽經風霜的王詩韻告訴他的),其中不時參雜著警
世醒世的寓言涵義。
  劍弦吟並非因車廂內唐如、劍琴語惜字如金一字不言,氣氛尷尬
沉悶所以這麼無聊沒事找事做、沒話找話說。
  而是這兩人戾氣太重,殺性太凶,才寄望曉以大義,導回正途,
弭平他們的烈火性子。
  唐門獨門暗器一出手,見血封喉辛辣有名;劍聖邪的自創劍法一
動手,別人非死即殘。劍弦吟此舉談不上什麼用心良苦,僅盼他們以
後待人莫要趕盡殺絕,好歹斟酌一些。
  到底世上真正該死的人並沒這麼多。
  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劍弦吟雖苦口婆心,唐如二人卻幾乎
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固然如此,仍不見劍弦吟生起放棄的念頭,唐
如、劍琴語又拿劍弦吟沒辦法,扳臉要他閉嘴也不是,戟指要他下車
也不是。
  是以,只得任由他滔滔不停的講了下去。
  劍琴語忽道:「你講夠了沒?」
  劍弦吟正色:「快了。」
  劍琴語的冷笑冷似艷梅,且泠冽一股冷香:「你既然這麼厲害,
這麼有心得,怎不出家當個和尚還是道士,勸人向善回頭是岸遠離苦
海?」
  劍弦吟嘆道:「我也想過剔除三千煩惱絲出家為僧,青燈黃卷、
木魚佛經伴此生,可惜少林掌門六塵大師怎樣也不肯收我這庸俗人,」
  「所以我在少林做客叨擾了六塵大師三天後,他就連著他弟子一
起把我掃出少林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