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中國有沒有朝代 認真經營阿拉伯族群 (?)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2-24 05:39:49
※ 引述《Sevorlaga (【斯佛拉加】。)》之銘言:
: 大家新年好 胎嘎猴 mali-mali-ma-sa-Lu Ma-why-su 打給后
: 綜觀整個中國朝代歷史 經營阿拉伯族群的部分很少 但是就地理位置而言
: 其實沒有很遠 相對於越南、朝鮮來說
: 為什麼中國歷代朝代沒有針對阿拉伯族群、回教族群認真經營
: 好像這個漢人為主流的國家 並沒有很希望跟阿拉伯族群、回教族群熱絡往來 (?)
: 是我沒有讀通嗎 還是有別的原因 (?)
: 懇請網路上的專家賜教 (?)
1.信伊斯蘭教的不一定是回族
就好比高雄清真寺的伊瑪目(教長)是東南亞華裔穆斯林,從小在東南亞受訓
之後來到台灣被聘為高雄清真寺的教長
2.伊斯蘭教從來就沒有進入過漢文化核心
對比佛教,佛教公元68年進入東漢,到了北魏,北周,唐武宗還發生三武滅佛
這是因為漢文化受到佛教強力挑戰,尤其在某些部分漢文化又剛好有個缺口,
漢文化回應佛教的挑戰的方式
直到宋朝(公元960年)後才完成文化融合
並且發展出有別於原始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特色
伊斯蘭教相較之下就只是歷朝歷代境內的少數族群信仰
甚至有些還被漢文化直接同化了
好比鹿港保安宮就是一例
3.信奉伊斯蘭教的比較多的是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與農業文化差異甚大
若要把遊牧民族的方式套用在農業文化上可能會行不通
以上三點大概就是伊斯蘭教在中國沒有那麼興盛的原因吧...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16-02-24 07:29:00
回族武術影響中國武術非常大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6-02-24 12:52:00
他沒說信伊斯蘭教的都是回族 應該說根本沒提到回族
作者: e9089   2016-02-24 19:38:00
是先伊斯蘭,後面才回族吧,兩個意義有落差。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4 20:28:00
請問一樓 有哪些影響?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16-02-24 20:51:00
心意拳系統 1.心意把被少林吸收成核心功法 2.形成形意的幾大支派 3.民國初年與太極八卦相互傳承交流 在中央國術館被分為武當門 形成了近代內家拳體系 4.王薌齋根據這個系統的拳術 創造了意拳的系統 重視勁的鍛鍊跳脫招法門派的思維 是國術史上的創舉八極拳系統 在清末被吸收入侍衛體系直到今日 又在民初被吸收入軍事訓練體系 對於北派武術影響重代重大 至於來台灣後也曾經想主導整合台灣武術界 組織武壇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但這也是武術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臂拳系統 1.發展出通臂 通背 通備 等不同支係2.跟太極有共通的歌訣 跟北猴拳有共通的技術 有很明顯的交流傳承痕跡 3.跟劈掛掌相互影響 交流理念與練功法4.近代的通備系統就整合了通臂劈掛跟拳擊除了徒手部分 回族聚居地也是棍術最風行的地方對於國術的棍法研究跟發展貢獻很大 但是我是主練拳的這塊所知有限 就無法深談了希望這樣有回答到樓上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5 03:14:00
想問明一下 拳法發力和發勁據行家講明顯不同 所謂重視拳勁鍛鍊乃國術創舉 是否表示之前國術只有拳力而無拳勁?倘國術之前已知用拳勁 怎會無拳勁的鍛鍊?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16-02-25 04:49:00
意拳的想法是只練勁練出來什麼招式都能用 跟國術各門派想法不同 並非指各門派沒有這種練習 您的理解有誤至於王的詳細想法可以找拳道中樞這本來看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6-03-01 18:36:00
原文只說回教族群 沒有說是不是回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