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長今這些情節是否有可能

作者: rafesul (rafesul)   2016-05-22 12:56:05
※ 引述《mysteryAB (mysteryAB)》之銘言:
: 我個人看到這樣的情節
: 心裡覺得不合理
: 但因為不清楚韓國歷史和宮廷
: 也不敢說那一定是錯的
: 所以上來問
: 麻煩知道了人回答了
: 謝謝!
: 1.宮內動不動就舉辦廚藝考試
: 或是辦競賽,誰做得好就升遷
: 首先那個社會本來就已經男尊女卑了,
: 會這樣看重女子做菜的本分、視為專業、給予褒揚嗎?
: 再來是,就算「尚宮」不被視為僕人而被視為女性的官職,
: 對於皇室成員來說那仍是臣民,
: 宮廷真的會為臣民特地舉辦這類活動嗎?
宮內是不是會舉辦競賽或考試 從而決定內人的升遷
這個我不知道 但舉辦競賽或考試
也可以視作鑑別、考核能力的一種手段 而不僅僅只是給予褒揚而已
"我個人"認為 就常理而言
與其將廚藝競賽視為宮廷(或皇室成員)為了臣民而舉辦的活動
或許更可能只是"內廷機構"自己為了人事調用而進行的考核
舊社會中 有個很大的特點
就是"人治"的色彩很重
承政院日記 景宗02/08/18有過這樣的一則記錄:
聖上嗣服之初, 臣以唐太宗放出宮女事, 有所仰達...
以婦人幽陰之性, 長閉深宮, 怨曠必多, 而群居雜處, 邪意易生, 此不可不慮也。
願自今擇其中謹慎者, 任使之, 至於水刺間尚膳之人, 亦宜尤加慎擇,
而自餘不緊之人, 以時揀出, 則此實爲盛德中事, 而亦可謂防備隱憂之一道...
也就是說 內廷的用人 其實還是看"有權者"怎麼想
因此 當時是不是的確需要舉辦考核活動才能進行內廷的人事升遷或調用
(外廷人事還是有一定的調用升遷流程 詳"大典")
我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啦...
不過 僅就上文 也不能說一定沒有競賽考核
所謂"慎擇" 也有可能必須從通過考核的人裡面去選擇
總之 我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直接的證據顯示
朝鮮時代曾經進行這樣的活動
目前 奎章閣所保存有關宮廷的文獻 幾乎都是與王室成員相關的記錄
就算真有為女官或內人舉行類似的考核活動
我個人也不認為會有"直接"描述這類活動的記錄
畢竟在當時 不管是宮廷女官或內人
都只是小人物而已 = =
史官沒有必要詳細地一一去記錄非皇室成員的行為
韓國有個研究宮廷風俗的學者 名字叫"金用淑"
她曾經訪問過末代朝鮮朝的宮廷女官及內人
並以之撰寫成書("朝鮮朝宮中風俗研究")
或許這類書籍裡有可能側寫到相關活動也不一定
因為被訪問的對象多是宮中的女官、內人
但是因為我在台灣找不到這本書 (國圖似乎有...?)
所以事實如何我也不清楚(被打)
: 2.宮廷大菜中有生食的海鮮
: 我知道海鮮是很有特色的菜餚
: 但是那個年代 魚肉保存不易
: 宮廷不可能就在海旁邊
: 要如何將新鮮的海鮮快速運到宮廷
: 新鮮到竟然還能生食,而不是吃醃漬的海鮮?
: 備註:
: 感謝推文提醒,吃淡水魚生沒有問題
: 但大長今裡面出現的是海鮮
: 鮑魚、蝦、海參、魷魚,放了滿滿一盤,
: 說是可生食或涮火鍋。
打開奎章閣的首頁 搜尋"鰒"( http://kyujanggak.snu.ac.kr )
你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記錄
例如:
<進貢>
乾秀魚 魚卵 紅蛤 海蔘 小海衣 甘苔 多士于 全鰒 長引鰒 生鰒
^^^^ ^^^^ ^^^^ ^^^^^^ ^^^^
粉藿 早藿 生鹿 生雉 柚子 石榴 蔈古 靑大竹
<進貢>
... 三月洗鱗石秀魚十四束全卜三串
^^^^^^^^^^
四月全卜二串烏賊魚三十尾魚卵四部
^^^^^^ ^^^^
五月全卜三串石首魚仇乙非六束大麥米三升五合小麥米三升五合
^^^^^^
端午海蔘七升乾秀魚五尾秀魚卵五部石首魚卵醢一斗三升貼扇一百七十五柄毛鞭一柄
^^^^ ^^^^^^ ^^^^^^^^
六月全卜二串長引鰒二注之乾秀魚三尾淸一升
七月乾秀魚四尾新稻米四升一合
八月全卜三串
九月乾秀魚三尾胡桃二升生干六斗石榴十箇
誕日全卜五串紅蛤四升海參四升長引鰒一注之淸一升柏子二升五合紅柹二十箇...
^^^^ ^^^^
另外 承政院日記 英祖46/02/30也有這樣的記錄:
以承傳色口傳下教曰, 建功湯, 依例入之, 有匣生鰒來到, 則入于水刺間。
^^^^
所謂生鰒 就是生鮑魚啦...
所以宮廷飲食裡出現這些東西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看進貢物品清單
端午以後的六、七、八、九月間 進貢物多是以乾貨型態呈現
水產生鮮物品 幾乎都是在天氣不那麼熱的時候出現
還蠻符合現實世界邏輯的!
另外 打開google map
我們就可以知道 首爾(漢陽)與海的距離並不遙遠
不過 在朝鮮時代
我們可能還需要考慮交通手段不似現今便利
根據<江都行中日記>
(延礽君(後來的英祖)在1713年跑去江華島玩...阿...是公幹...的日記)
王子君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自漢陽出發
出發的那天是3/25日的中午 當天跋涉了三十里到達陽川
隔日(3/26)早晨又跋涉了三十里之後 就在午時到達了金浦(啊!海邊到了!!!)
然後3/26日下午稍微再跋涉一下 3/27日早上就到達了江華島
這還是大批人馬浩浩蕩蕩下的結果
也就是說
輕裝簡從的狀況下
應該不用一日就可以從漢陽到達海邊了...
或走水路的狀況下(請參考<漢陽一七七0>這本書 <-繁體中文)
麻浦及露梁在當時都是魚貨買賣的渡口
從漢陽順流至海邊應該很快
但逆流回到漢陽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 只要不是夏天
大部分生鮮水產應該還是可以撐個一日沒問題的吧...
根據許穆(1595-1682)的<眉叟記言>
(眉叟記言 > 記言別集卷之十五 > 記行 > 戊戌舟行記)
棹下西江,待潮退。...。既別去,至蠶嶺下,雨中觀仙遊峯,過楊花渡,
^^^^^^
至幸州山城下。...。宿於舟中,聞早潮起船,則潮水正滿。俄而乘潮落,
^^^^^^^^ ^^^^^^^^ ^^^^^^
下孔巖,至巴陵浦口。近海,江水始濁,有鹹氣。...,章陵下金浦郡也。
^^^^
舟人西指深嶽與鳳城相對,此海口也。其外祖江,祖江者,二江之會入海,...。
^^^^^^^^ ^^^^^^^^^^^^^^^^^^^^
...。西南望江華,...。至此下碇,待午潮。潮落時,觀漁父乘舟橫江張網,
^^^^^^^^^^ ^^^^
又海子蓬首躶身,持舟機,其網乘潮上下。......
楊花渡在現今首爾麻浦區楊花大橋東側
幸州山城應該在現在的首爾江西區(金浦機場那一區?)一帶
孔巖遺址則在加陽大橋靠江西區的龜巖公園裡
也就是說 如果一早趁退潮時從楊花津開始行船
經孔巖 直至祖江(漢江下游)海口
根本不需要太多時間
甚至還可以有在出海口處等待午潮的閒情逸致
那麼如果要從下游祖江經漢江回到都城漢陽
理論上在漲潮時 應該也是不甚費力的一件事
不過這也透露了為什麼我們的王子君會捨水路而就陸路了
除了潮汐可能會影響行船的安全外
冬日河水結冰的問題 可能是另一個安全上的隱憂
因此 冬日的漁獲或許主要是通過陸路來做運輸
雖然所需時程可能較舟行為久
但因氣溫較低 生鮮的保存也較為容易
對食物鮮度的影響可能就沒有夏天來的大了
最後
因為個人興趣的關係
稍微了解了一下朝鮮時代的一些歷史
發現:
1. 大部分宮廷女官、內人都是"公賤"身份 (包括尚宮)
所以<大長今>裡的小宮女選拔其實...???
2. "中人"階級這個名稱確切出現的時間可能落在仁祖的時候
當然或許仁祖朝以前
平民階層以上 或許就已經在階級內自我劃分上、中、下等等級
但 中宗朝(大長今時期)時應該還沒有 以中人代稱朝廷書吏
(如果在<實錄>裡檢索"中人" 你會發現:
仁祖以前 出現中人的地方多半是指"普通人"
譬如:中人之家 -> 普通人家 而不是中人階級的人家)
所以囉~ 戲劇應該就只是戲劇而已啦...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5-22 15:37:00
推 版上很少人研究朝鮮史
作者: mysteryAB (mysteryAB)   2016-05-22 17:04:00
謝謝你!
作者: waggy (Let's go, pal!)   2016-05-22 19:44:00
那邊緯度高,氣候冷,也比較利於保鮮吧
作者: shantsou (溶化的燒仙草)   2016-05-22 20:19:00
請問"公賤"是什麼?@@
作者: rafesul (rafesul)   2016-05-22 21:08:00
因本身犯罪或親屬犯罪而牽連獲罪 被沒入公家機關為奴者稱作"公賤" 張禧嬪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本身出身中人階級但因堂叔犯罪而被沒入宮中 身分理論上從中人變賤籍...
作者: shantsou (溶化的燒仙草)   2016-05-22 21:38:00
謝謝r大的解說
作者: salemcat (RunRun)   2016-05-27 08:26:00
作者: iris902 (Iris)   2016-05-28 12:46:00
以中國史來說就是沒入掖庭為奴的概念
作者: abine (魚乾人妻小氣豬)   2016-06-07 12:0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