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
「孔昭乾得狂疾」
光緒十二年 (1886),曾紀澤出使俄國回來後,認為中央官員太迂腐、不懂外國情況,
就建議考選官員出外遊歷,讓科舉出身的六部中層官員到歐美各國看看,
考試完,選中十二個人:兵部主事劉啟彤、刑部主事孔昭乾、工部主事陳爔唐、
和刑部主事李某,四人是派往英國、法國。
劉在天津海關任職很久、比較懂外國事物,所以被舉為領隊,
孔說「我身為散館庶吉士 (翰林),竟然比不過他、都要聽他的話做?」
有兩個翻譯隨行,某天到了義大利境內,船長跟大家說:
「明天有郵船往東走,想寄家書的可以今天寫好。」,大家都寫信報平安。
隔天晚餐,因為十天沒靠岸、牛肉吃完而沒供應牛肉,
孔就跟劉說「船長偷看我寫的家書。」
劉問他原因,孔說「我家幾代人都不吃牛肉,上船後每天都供應牛肉,我都餓著沒吃,
昨天才在家書裏提到,結果就突然沒牛肉,可見一定是偷看信。」
劉笑說「船長未必懂漢文,看信有何用?
且歐洲人都認為偷看人信件很沒道德,你不要想太多。」
孔看著兩個翻譯跟劉說「他們兩個是我國人,都可以懂洋文,
怎麼保證船長不懂漢文?」
到英國後,某天逛阿姆斯壯大砲廠,看到有長三尺多的彈,問翻譯、說是砲彈,
孔生氣說「你以為我是小孩好騙啊,砲彈都是圓球狀、我小時候就看過,
這明明就是小砲管,怎麼騙我說是砲彈?」
去的地方都有簽名簿,他都一定寫「翰林院庶吉士」頭銜,
劉每次都阻止他,他以為是在忌妒他,因而不高興。
之後就發病了,某天突然穿官服正裝寫文控訴劉,大聲喊冤、要呈駐英公使
但公使拒絕不見;幾天後,竟偷偷吞下同伴的半罐鴉片膏,又到廚房找到半碗飯吞下,
晚上就身亡了。
床頭留了給公使的遺書,大概說:
「劉帶我去蠟人館,指著印度酷刑的蠟像給我看,說要用那個方法殺我,
所以我不如自盡以免受折磨,請公使帶我上奏伸冤。」
公使當然沒當真,只有按例幫他奏請撫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