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8-07-23 21:05:59丞相史浩跟覺長老很要好,
有天邀長老到家,問他「和尚跟我,誰過得比較好?」
長老看到他家中豪華燦爛、侍女滿屋,不經心就說出:
「丞相如此富貴,當然比較好,老僧怎麼敢比。」
說完之後,心中後悔「一動此念,數十年修煉全白費了,一定會墮入地獄界。」
之後某天,史浩坐在家中廳堂,突然看到覺長老跑進大廳後消失,
派人去寺廟查探,回報說覺長老剛圓寂了,
又過一盞茶時間,後院來報說兒子出生了,
史浩默默不說話,心裏有數、知道是覺長老來轉生,
所以就將兒子小名取為「覺」,年紀較長之後正式命名「彌遠」。
史彌遠在寧宗、理宗兩朝當了二十六年丞相,權傾天下,
當時都傳說他是佛界人 (大概覺長老的事情傳出去了),就有人作詩規諫他:
「前身元是覺闍黎,業障紛華總不迷。到此更須睜隻眼,好將慧力運金鎞。」
闍黎:上師、長老
金鎞:治眼疾的工具
史彌遠勾結楊太后家的外戚,因此得以出入宮中,引起外界極大議論,
有人就作《詠雲詞》諷刺,其中說「往來與月為儔,舒卷和天也蔽。」
大概就是講浮雲與月(皇后)要好,而蔽日(皇帝)
雖然不知會不會下地獄,但起碼也先爽了幾十年,不算太虧
作者: mu178 (阿魯巴原蟲) 2018-07-24 01:35:00
史彌遠確實也是兩宋最爽的權相 掌權久 又善終 也沒給他遇到蒙古崛起 真的不虧了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07-24 07:17:00修行足夠衹是慾望太重,沒法成佛,也是投到好人家。
作者:
RZPTT (歌劇魅影)
2018-07-24 08:28:00如果這故事為真,這位和尚轉世後在人間爽了26年或許不算太虧但以此推之,如果他能在臨終前都沒有生起那個貪慾他圓寂後以他累積的道行,來世搞不好不是只當個丞相而已而且搞不好來世享福時間也不是只享受26年而已例如,假設他本來有機會當享福40年的宋理宗呢?如果是這樣算,他來世雖當了宰相,真的沒有虧到嗎?當然,以上只是純屬八卦性質的個人感想罷了
作者:
Leooson (吼吼吼)
2018-07-24 08:37:00所以之前那篇念30年法華經的尼姑到底是犯了啥罪搞到轉世當官妓.....
我說的前提是長老已起貪念,覺得"一定"會墮入地獄界那麼先爽一下,有總比沒有好,不然沒起貪欲,搞不好還能在仙佛旁邊修行呢,比人間的繁華好多了
作者:
colchi (柯奇)
2018-07-24 12:36:00宋朝版的《閱微草堂筆記》,各位大大認真了XD
作者: DrGolden (不理性員工) 2018-07-24 13:46:00
起執念不是罪,只是因其執念的方向,起共鳴而在轉生時投入相應的境界。長老修行有福報,又起戀慕人世榮華的心境,所以圓寂後轉投有因緣的富貴人家。如不起人世俗念則可能轉投欲望更為清淨簡單的諸天人界如色界、無色界,修行則可更上一層樓。但卡在人世富貴又不再修行,只會更容易讓各種欲念益發熾烈,產生更多貪嗔癡念,轉向惡界甚至地獄投生的機會自然大增。這或是長老當世所驚懼的後世因果演變。
作者:
tcod (圈)
2018-07-24 16:28:00金博士說明的很正確
作者:
RZPTT (歌劇魅影)
2018-07-25 06:42:00樓樓樓上說的確實才是對的,另外補充點路邊聽來的東西對真正大修行者來說,修行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追求福報而是為了成佛,成為像佛祖那樣永遠清淨不起惡念妄念的覺著更進一步,還要像佛祖那樣,做個自覺還能覺他(普渡眾生)的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境界,其實福報不用刻意追求,它自然就會來這境界就像電影"三個傻瓜"裡的那句著名台詞:人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會跟著來如果修行者沒有認清這點,反而執著在為了福報才來修行不但很容易走錯方向,甚至走火入魔而且即使追求到福報,福報多半都只會是有限或暫時的即便來世不像這故事的長老又陷入紅塵,而是投生天界當仙佛福報一享盡,還是一樣有很大機會墜落回紅塵,甚至墜入地獄以上是路邊聽來的東西,姑且說來給大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