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薛紹墓挖掘負責人李明的見解
他個人認為此墓被毀的原因跟上官婉兒一樣
是李隆基對太平公主創造〝神龍模式〞墓葬形式的破壞
薛紹雖死於反武則天一事上
但依禮改葬的規格卻是由太平公主一手操辦
此墓踰矩很明顯
薛紹死前官位不過正三品
配不起磚券前後雙墓室(這是僅次於王陵的規格)
https://i.imgur.com/wVSwacQ.jpg 薛紹墓全景
神龍模式被韋后與太平公主用來樹立權威
自然不被唐玄宗容忍
這跟薛紹本人無關
而是跟他下葬規格代表的權力意涵有關
這批〝神龍模式〞的墓葬,尤其與韋后和太平公主相關
多有明顯遭到人為破壞的痕跡
很有可能是唐玄宗刻意為之
借由毀滅舊權威的方式建立新權威
如果不懂古人在搞什麼
想想台灣蔣氏慈陵的問題
為什麼有人要特意去潑漆、為什麼有人要特地去謁陵
意義是一樣的
考古的意義不是僅止於提供文字記載
更多時候
考古遺址本身就能透露很多訊息
墓葬形式的不同
代表社會文化甚至背後權力的運作模式不同
被很多人疏忽
原文連結
https://bit.ly/2MeAd6k 何日見薛郎——唐駙馬都尉薛紹墓考古發現解讀
原文截錄
飾終之典 歸葬秦川
神龍政變將武則天送進了歷史的塵埃,但女主當政的遺韻仍未散盡。大唐中興,
宗室女性躍躍欲試,暗懷成為武則天第二的野心。
在這個魔咒之下,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爭先恐後地走上
歷史舞臺。
神龍初,確切的說是武則天不豫之後,唐中宗大著膽子開始為武則天當政
期間被殺的李唐宗室平反。
之後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尋找後人、恢復官爵之外,具有顯著儀式性的程式就是
為這些人建墓禮葬。
通過拔高墓葬等級和豪華的葬禮儀式這種表現形式,來宣揚李唐皇室統治的正統性。
神龍二年(706),中宗為他的兒子懿德太子和女兒永泰公主修建了超越等級的
墓葬,獲得了李唐皇室的大力支持。
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也紛紛效仿,採用這種方式來樹立權威和試探政敵。
景龍二年(708),韋皇后為他的父母和兄弟、妹妹修建了仿照帝陵和開國功臣
陪葬墓的墓葬。
景雲元年(710),太平公主為她的幼女萬泉縣主修建了超越規制的墓葬。
我稱這種具有特殊政治意義而超越規制的貴族墓葬為“神龍模式”。
“神龍模式”的特徵是:
下帝陵一等的磚券前後雙墓室,延續時間是唐中宗朝和睿宗朝及玄宗朝初期,
起到的作用是確立政治正確。
那麼開啟“神龍模式”時代最早的墓葬就是神龍二年正月下葬的薛紹墓。
神龍模式墓例還有:
永泰公主墓(中宗女)、懿德太子墓(中宗子)、
韋泂、韋洵、韋浩、韋泚、韋城縣主韋氏、衛南縣主韋氏(以上為中宗韋皇后
弟、妹)、
節湣太子(中宗子)、成王李千里(宗室親王)、萬泉縣主薛氏(太平公主女)、
章懷太子(高宗子)、竇孝諶(玄宗外公)等等。
這些墓主,全部都是當權者血親,除萬泉縣主夭折、李千里參與節湣太子政變
被誅以外,其他人統統都是被武則天幹掉的。
唐睿宗為李千里建墓禮葬還可以說是平反昭雪,那麼太平公主為萬泉縣主建墓
禮葬算怎麼回事兒?
只能說明太平公主的權勢在景雲元年開始達到頂峰,可以毫無顧忌地做任何
她想做的事情,包括在駙馬武攸暨還在世的情況下“放飛自我”。
從《薛紹墓誌》記載來看,該墓是唐中宗“令所司以禮改葬”,薛紹的兩個
兒子主持安葬的,沒有提及太平公主的作用。
因為當時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駙馬武攸暨依然在世,她不好直接出面主持葬禮,
儘管薛郎在她生命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所謂“以禮改葬”就是按照制度對應的級別重新安葬之前未能按照制度安葬
的人。
以薛紹最高職事官正三品的身份,是無法使用雙室墓葬的,兩個二十歲出頭
兒子也沒有這個能力,只有太平公主能遊說她的哥哥唐中宗同意,為薛紹修建越制
的墓葬。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神龍模式”的始作俑者其實是太平公主,他的兩個
皇帝哥哥和一個皇帝侄子都是在模仿她的操作。
到了安葬萬泉縣主的時候,太平公主直接出面越過女婿豆盧家(按照唐代
既嫁從夫、未嫁從父的規矩,萬泉縣主的葬禮應該由豆盧家主持,但是豆盧家
無論如何也不敢為媳婦修建雙室磚券墓)。
也不需要皇帝首肯(越制的墓葬需要皇帝親自許可),為只是正二品縣主爵位的
女兒修建了雙室磚券墓。
話說這個正二品縣主的封爵也是太平公主為女兒討來的,唐代制度是親王之女
才封縣主,縣主無疑是姓李的,異姓封縣主還沒有先例。這個操作後來也被韋皇后
學去照貓畫虎套用在她的兩個夭折的妹妹身上。
而同年下葬、同樣是正二品身份的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為她選擇了5天井單室墓的
形制。
正是因為上官婉兒不符合適用“神龍模式”的條件——她不是太平公主的血親。
需要強調的是,太平公主安葬上官婉兒採用的雖然不是“神龍模式”,但也是
正二品朝官的闊氣級別,再來看看同時期陪葬帝陵的昭容、婕妤墓葬的寒酸,就可以
知道太平公主是怎樣善待上官婉兒的身後事了。
為薛紹撰寫墓誌的崔融,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兩唐書有傳:“融為文典麗,當時罕有其比,朝廷所須《洛出寶圖頌》、
《則天哀冊文》及諸大手筆,並手敕付融。
撰哀冊文,用思精苦,遂發病卒,時年五十四。”崔融為武則天撰寫哀冊文,
絕筆而死,除了確實很耗費心智外,很可能是嚇死的。
有了崔融的前車之鑒,再也沒人敢為武則天撰寫碑文了,所以乾陵神道前就
留下了舉世聞名的“無字碑”。
神龍二年(706)正月廿二日丁酉,在其長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簡的主持下,
薛紹“歸葬於雍州咸陽縣河東府君舊塋”。
《薛紹墓誌》說:“逶遲挽紼,背洛城而西轉;哀咽笳簫,指秦陵而北邁。”
可知是由洛陽起柩歸葬長安,此時距離他的亡故已經十七年之久了。
這個下葬時間的選擇非常微妙。頭年(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
崩於東都上陽宮,第二年正月廿二日,薛紹就已經下葬於咸陽縣,期間相隔僅僅
54天,這段時間對於建造如此規模的墓葬和籌備葬禮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那就說明,薛紹的葬禮是在武則天“不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籌備了,只等
她升天就可以從洛陽起柩返回長安舉行下葬儀式。
從時間細節上來看,《舊唐書·中宗本紀》載:“(神龍)二年春正月丙申
(廿一日),護則天靈駕還京。”
武則天靈駕從洛陽出發返回長安的日子是在薛紹下葬的前一天,理論上太平公主
應該在護駕隊伍中剛剛從洛陽出發,所以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參加薛紹的葬禮。
在初春的寒風中,也許太平公主會再次回憶起初婚那盛大的場面和薛郎英俊的
面龐,恍惚間他仍在她的身邊。
但即便再見薛郎,太平公主也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姑娘了,她的目標是能左右
自己的命運更能左右別人命運,一如她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