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看wiki了那它引的文獻也順便看看吧
漢書匈奴傳: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
皆倍於黃龍時。單于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
>>>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
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
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後漢書南匈奴傳:昭君字嬙,南郡人也。
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
時呼韓邪來朝,帝□以宮女五人賜之。
>>>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生二子。
毛延壽的敘述則來自西京雜記(小說)。
昭君的故事是慢慢長出來的類型,
從一開始的單純介紹,到見不到皇帝而悲願(以及美貌buff),
到正氣凜然不賄賂畫師,
是文人們的情感投射在她身上,進而改寫了她的生命。
也因此昭君故事到近代會有各種變體,像是對岸有部新編崑曲,
裡面的昭君跟小單于談戀愛,小單于的形象也是當代人對少數民族看法的翻新,
昭君順勢而為,做做樣子申請回國然後對於回不去暗爽在心底,
也是當代人才會有的思維;
又或是臺灣新編京劇中,昭君與文姬兩人在青塚前,
讓兩名女性從大義、家庭的瑣碎、與丈夫的關係各種角度絮語(或吵架),
是從女性出發的思考方式。
這類傳奇性很強的人物的故事演變,就是大家意志的投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