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chinly (兩個人的溫度)
2016-11-29 12:03:15啊啦,睽違好久不見了。
我十月底飛回去參加遊行前,在墨爾本看了場蠻有意思的音樂劇,Kinky Boots,
劇中讓一個黑人變裝皇后帶領一個傳統製作男鞋的工廠,
轉型設計並生產一雙雙華麗且專屬於男人穿的:「靴子」。
這首Not My Father's Son
是劇中變裝皇后在面對傳統價值與現實自我衝突時,
緩緩唱出對於自我的告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Qa9G3H2NAw
I'm not my fathers son
I'm not the image of what he dreamed of
我不是那個,我父親所想像的那個乖兒子。
面對傳統父親的加附給他的壓力與枷鎖,
他還是勇敢走向變裝皇后這個相對艱辛的路程,
結尾時,更安排劇中所有的演員,不論男女,全都穿上華麗的高跟靴,
齊聲高唱著:
Just be. Who you wanna be.
Never let them tell you who you ought to be.
是啊,就當自己吧,為什麼我們要教別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呢?
就像這齣劇的音樂創作者Cyndi Lauper接受訪談時所說的,
"This is really about acceptance and accepting yourself...
allowing yourself to be who you are."
是的,有關接受,接受他人,也接受自己,讓你自己成為該成為的樣子,
唯有你真正的擁抱多元,才有改變僵化現實的可能性。
沒有乖寶寶,沒有性解放,撕去這些標籤之後,我們都是一樣,
都是為了男人傷了又傷,為了自己結婚的權利奮鬥著。
LGBT族群之所以可愛又具創意,除了外表顏值外,就是敢秀出自己的多元性。
我相信性解放不是昨天活動的主軸,只是眾多活動之一,
所以不用再糾結說性解放或是乖寶寶,大家從小到大被貼的標籤還不夠多嗎?
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著。
而我也相信,真的要找點攻擊,就算今天全部穿西裝打領帶,
也是可以有人說出莫須有的理論,
請參見昨天立法院公聽會,一堆蠻莫名其妙的理論跟研究,
其實跟性解放一點關係都扯不上邊。
大家加油,台灣加油,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