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過了,但現實生活不只是結婚而已。
我在某個 line 群裡看到某年輕底迪說,他工作環境中的學長們,對同婚通過的新聞嗤之
以鼻,他覺得,就算能結婚,也很難改變社會的眼光。
的確如此。
雖然如此,我想跟他說,你還是要展開你的人生啊!初戀!你不是一直嚷說你還沒嚐到初
戀的滋味?人生正要開始,別讓流竄在社會和社群的負面眼光澆熄了你心中的種子。少年
維特該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才是。
那麼,到底,下一步該怎麼繼做?
放假的時候,我追劇。前幾天一次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最後的幾段哭戲,我幾乎
沒法承受。如果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體會所謂《我們與惡的距離》:讓平常置身於事外
的人們去了解,「死刑犯」、死刑犯「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感受,社會與網路霸凌
下「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感受,「精神病患者」、「家屬」與「醫者」--說到底
,一個人之所以能承受與不能承受,要嘛親身經歷,要嘛親眼所見。
挺同者與反同者,在離開這場子之後,不也都老老實實的,工作中被老闆壓榨,放假很累
不想做家事--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世界一直再轉,平凡到不能再平凡,說討厭對方討
厭到不行、說生活累到不行,不也是照樣在過。
我想到的方式之一:能否請劇作家開始把同志納入戲劇中?
未必是主角,也未必要驚心動魄,但求呈現。以一部 10 集、一集 50 分鐘的電視連續劇
為例,分散在 10 週、一集 1 小時,細水長流的呈現方式,或許可以增加曝光度,攻略
宅媽宅爸的心房。
另外,目前最主要的標的群眾之一,是不願意去了解與自己主張相反的人。以電視新聞和
報紙來說,經過他們自己主觀過濾之後便不可能收到訊息。而社群網站、 line 群組也是
自己親近的社團、甚至還用來散佈訊息。
另一標的群眾是長輩。即便把想法說清楚講明白,他們也一再跳針,基本的論理很有難度
。似乎他們總有道檻過不去,若不把他們心裡那一道恐懼和憂慮的陰影掃開來,沒法說服
。一則是他們對於社會現下歧視的憂慮,一則是在他們生活年代下所構築的社會支援系統
中並沒有同婚的例子,藍圖只有一張就是結婚生子。
現在,同婚終於有了法律上保障,但是法律通常是最低限度的保障。即便兩人間有了約束
,但是同志在家人朋友之間、公私領域之間仍有許多說不出的難處。
可否請大家一起來想思考,在同婚法公布生效之後,除了關鍵的兩位婚約締結者之外,我
們還能夠進行什麼樣的策略?無論多大多小、長期的、緩慢的、各種輿論介面,什麼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