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rti/healthy/20150818/20150818222384.html
博士生提出台造山新理論 終結數十年爭議
中央廣播電台/楊文君-2015年08月18日 上午11:21
全世界的山脈多數是發生在板塊聚合的位置,台灣的山脈是小型造山,大陸的喜馬拉雅山
則是大型造山,但到底是如何碰撞出來的,全球目前有兩派說法,分別是薄皮理論和厚皮
理論。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台大地質科學系博士生黃梓殷今天(18日)發表的研究指出,
薄皮與厚皮都只能解釋一部份的自然物理現象,他利用「環境噪音」發現新證據,發現台
灣造山運動是結合薄皮與厚皮兩種現象,終結台灣造山運動數十年的爭議。
台大地質科學系博士生黃梓殷指出,造山運動有兩種學說,分別是薄皮理論及厚皮理論,
薄皮理論指的是板塊相撞時,板塊下部是安然無恙,只有上層在造山;厚皮理論則認為是
整個版塊一起參加擠壓。
台大地質科學系博士生黃梓殷在發表的研究指出,薄皮與厚皮都只能解釋一部份的自然物
理現象,他利用環境噪音取代地震波,觀察震波穿越岩層時的速度,提出新證據,發現台
灣造山運動是結合薄皮與厚皮兩種現象,解決台灣造山運動數十年的爭議。她說:『(原
音)這個山脈是介於薄皮跟厚皮之間,兩個學說都可以部分描述實際的觀測情形,我們觀
測到的是淺層的變形行為跟薄皮很像,只有上層參與造山,深層的部分在薄皮裡面沒有變
形,但我們觀測是有變形,跟過去其他的模型都不一樣。』
黃梓殷也表示,台灣造山帶強度絲毫不亞於其他大規模造山帶,且變形機制和西藏造山相
似,台灣的觀測可以作為其他造山帶的範例。這項研究也在8月14日登上國際期刊Science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