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BM的企研所準備心得-推甄注意事項

作者: BestManager (ID是我的目標!)   2014-06-05 03:18:40
(一) 個人簡介
花費兩年時間考上理想校系
(1) 第一年考上北部國立大學一間
(2) 第二年考上北部幾間國立大學以及國外世界Top60兩間
(3) 預計到國外就讀
(二) 基本介紹
1. 一般而言推甄分為兩個階段,備審資料審查、口試
2. 推甄評分重點(我認為的評分佔比)
(1) 你來自的學校(45%)
(2) 系排名(35%)
(3) 學術表現(12%)
(4) 社團&其他(8%)
3. 建議直接買”甄試大贏家-張承、莫惟”,
該書是少數與研究所推甄直接相關的書,而且寫得條理分明!
(三) 個人心得
1. 推甄三大秘訣
進行STP分析、展現個人特色、暗示你很會寫論文
(1) 進行STP分析
A. 區隔市場
了解有哪些學校有企研所
B. 選定市場區隔
根據自身條件評定選定哪些學校推甄,一般而言會推5~10間。
C. 選定產品定位
根據該所需求,將自身描述為其需要的產品,
例如有些學校強調學術,那麼請多展現你的成績。
D. 呈現產品定位
(A) 備審資料
依照選定的產品定位準備備審資料
(B) 口試
依照選定的產品定位在口試中表現
(2) 描寫個人特色
除了扮演為教授喜歡的學生,令教授眼睛一亮也是很重要的
,在百份資料中,讓人產生興趣,面試機會當然增加
,但這部分要視你個人學經歷,以我個人而言我曾在學校制定了某些政策
,影響整個學校,我想這點有引起老師的興趣。
(3) 暗示你很會寫論文
學校中有許多副教授、助理教授,他們仍有論文壓力在身
,且學校評鑑往往與SSCI有關
,所以大部分老師還是喜愛學術能力強的學生,對本身與學校有利
,因此你的審資料與口試當然要傳達自己很會寫論文的資訊囉。
MBA強調實務、整合、創造能力,而研所錄取方向卻有此潛規則
,其實相當矛盾,但我們都是賽鴿,除非你出國,
不然只得依照人類的規矩,在詭異的框架下拼輸贏…。
2. 備審資料應包含的內容與其重要程度(依比例分配)
(1) 基本資料表(40%)
資料那麼多,基本資料表寫不好,老師不會看你其他資料,此項最重要!
(2) 成績單(35%)
老師要升職,當然希望收成績好,能幫忙寫論文的學生囉
,一般而言排名30%以內比較適合推甄,當然你的學校好
,縱使系排名較後面還是值得嘗試。
(3) 推甄資料(25%)
一般建議不含證書集約12~25頁,我分享我的大綱版本
,你能諮詢教授的話最好。
A. 導讀
B. 基本資料表
C. 自我陳述(自傳)
(A) 簡介
(B) 學習表現
(C) 管理表現
(D) 海外交流表現
(E) 自我陳述總結
D. 生涯規劃
(A) 就學動機
(B) 生涯規劃(含學習計畫書)
E. 備審資料結語
F. 相關文件
(A) 論文摘要
(B) 專案計劃書
(C) 證明文件
3. 口試準備
列出口試準備SOP供大家參考,進一步的資訊可參考"口試大贏家-莫惟、張承"
(1) 調查市場區隔
調查你的目標學校要怎樣的學生、口試形式、口試題目
(2) 確立產品定位與個人特色
根據調查資訊確立表現形象並草擬口試題目回答
(3) 模擬面試
A. 自錄面試的樣子,回放影像,重複檢討
B. 邀請同學幫忙你口試
C. 面試前暖機,叫同學幫你電話面試,讓自己全身心進入口試狀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