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ord上打好貼上來,才發現寫好長啊~~)
一、前言&背景
準備考試時在版上看了許多學長姐們的心得,讓自己在準備過程方向更加明確,
也更安心!!因此當然要來還願啦~~~
我自己本身是中正傳播系畢業,在影視產業工作也超過5年了
但因為是自由業,所以從九月中決定準備考試的這期間基本上是全職考生
(只有少少的工作來維持生活)
下定決心報考研究所之前,我認真的問了自己「我為什麼要讀研究所?」
也去查了很多相關分享,好好的回答自己之後,就立刻決定報名補習班了
(因為脫離學生時期太久,對自己的考試能力相當沒自信啊~)
同時也建議有意報考傳播所的考生好好想清楚自己報考的動機,
準備時期才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尤其當台灣傳播產業的困境如此明顯之時,更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要投身這個領域)
而由於本科生的背景、又是影視產業工作者,一直以來社群上皆處於同溫層之中,
也有許多同學在新聞領域工作,所以準備傳播所需要的社會議題敏銳度,
大概是我準備考試唯一的優勢。
二、成績
[政大傳播學位學程] 正取9
中/英文能力 54
傳播知識 80
[師大大傳所] 備取10(放棄)
大眾傳播理論 56
社會現象分析 71
傳播中/英文能力 66
[交大傳播所] 第一階段通過(放棄口試)
傳播科技概論 61
傳播英文 76
[交大傳科所] 不錄取(初試合格最低103.0)
傳播理論 37.5
傳播英文 65
(加權總分:102.5 這0.5分是怎麼回事orz)
[中正電傳所] 正取7
當代傳播問題 75
電訊傳播英文 42
當初報考很擔心一所都考不上,所以最後有這個成績真的太感動T_T
三、時間進度
[9月中-10月中-瘋狂補雲端]
9月中報名補習班,相對其它考生準備時間較短,
所以這段期間就是努力建立基模,把進度好好補上
並且在新聞學開課前跟上模擬考(有寄給老師改),知道自己當下的程度!
[10月中-11月-每週一問&複習傳理&整理筆記]
新聞學開課後,我就是每週跟著上課(聽故事~)
另外我沒有報考台大新聞所,因此在考古題月前都是在好好複習傳理,
聽完新聞學後也沒有再複習過講義,最後才在考前衝刺月時挑大方向的重點來準備。
讀書會討論的論文、學長姐回來分享的重點都是很重要的猜題。
(今年政大的非典型雇用、交大考的affordance等,在近期論文和學長姐分享都有提到)
[12月-考古題月]
剛開始寫考古題還不需要限制時間,
以openbook的方式寫出自己覺得最好的答案!
同時我也藉此吸收完整的主題知識(eg. 考大數據、影視、當年NCC重點,
大數據、影視的相關網路文章等大概都看過一輪。
考批判理論,法派、政經,不同的批判立論和差異都做好整理)
這時候做好的整理對我最後的終極筆記很有幫助!
(但早點開始的人可以早點準備,寫考古題時能寫更快)
[1月-閉關斷訊期]
如果跟我一樣非常容易分心的人,建議可以真的戒斷網路,
考前一個月的時事不太會進入考題
還沒看完的戴然傳播教室文章,我是用evernote全部存下來再離線整理。
而這個月我是10天整理終極筆記,剩下20天每天重看終極筆記的整理、
計時練習考古題、練習英文翻譯。
最後20天講義幾乎沒翻,只有覺得還不太熟才去看詳細一點。
最後戴然出的2次模考我寫了3次,練到真的在時間內能夠一分一行的水準
(或是像我手寫字太慢,我知道我不可能達到1分1行,就縮減行數但要寫完整),
同時也練了幾題自己出的猜題。
然後就這樣上戰場啦~~~
四、準備方式
[傳播理論]
主要就是補習班的講義,有時間再多看一些書單,會更有幫助
傳播的理論就那幾個,要在幾個月內背到熟透不是難事(最後一個月再背也來的及)
經典的理論要非常熟(提出者、假設、內涵、現今對理論的挑戰或衝擊、理論可修改處)
並寫成一段龍蝦頭背起來,在考理論題的時候直接首段就可以破題,也能寫得很快。
其它講義上有的傳播相關的社會學、心理學理論或名詞要看的懂,
但來不及或記不起來不用勉強,這是為了讓自己的答題跟其它考生更具有差異化,
能夠在考題內用字更吸引教授。(讓教授覺得你有讀書~)
另外傳播理論因為近年網路發展、社群媒體等等舊理論難以完全解釋,
理論修正和典範轉移、社群媒體的批判這些題目融合「自己的觀點」
比起死背理論會更能應付現在越出越活的考題。
[傳播科技概論]
以今年(107)的考題來看,除了交大傳播所我報考時選考的傳播科技概論,
其它所有關傳科的考題幾乎都是時事上的NCC、影視產業等問題。
不過補習班上的傳科我認為還是很值得上的,最主要是建立起對傳播產業現況的脈絡
(尤其我影視產業出身更覺得很有趣啊~
原來現在如此阿哩不答的現況是這樣糾結出來的)
另外交大傳播所的傳科概我準備時
針對學長姐分享說他們所分為新媒體和使用者體驗兩組,
特別去看了一本使用者體驗的入門書。
今年的海報題雖然傻眼但也因此這本書沒白看XD。
其它像考出來的VR、AR、直播串流協定技術、共享經濟等,
主要就是要多注意這些潮流上的新媒體科技的技術和實際應用,而且要準備好例子。
[時事(社會現象分析、當代傳播問題、傳播知識)]
當年度的重要時事、社會議題、傳播倫理問題等一定是傳播所的重要準備方向
例如去年度的勞動議題(107師大)、空汙遊行和原住民轉型正義 (中正~)
影視發展、OTT等(政大~),要自己找出跟傳播相關的觀點,並寫出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因為沒有考新聞所,所以像新聞亂象只有針對大方向準備
(基本的新聞倫理、適恰處理方式等),
但對影視產業長期關注,所以準備的更深入,
像是師大考勞動舉例就寫自己熟悉的影視產業。
這樣寫起來也會更熟悉,比較容易寫出與其他考生不同的觀點。
[社會學]
其實我沒準備社會學(因為沒報考台大新聞所),
但列出來是因為建議之後的考生如果有時間,都可以念一下入門的社會學,
在寫時事分析時會更有立論點。
現在媒體亂象越來越誇張的情況下,考試題目也更針對考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去出考題。
像是交大今年考的針對蔡英文總統使用臉書等以三個權力的理論分析,
我看到這題幾乎要棄考了XD,
還有中正的當代傳播問題考新移民和移工的處境、巴奈在凱道的行動等,
政大的雙馬對話、非典型雇用、社群媒體的「真實」等,
都是更偏向社會學的思考方式的考題。
所以,雖然我不知道有準備社會學的人看到考題時的反應是否跟我一樣傻眼XD,
但還是寫出來讓大家做參考~
[中英文]
1.中文
嚴格說我沒準備XDDDD,但因為以前系上課程有做過實習記者,
所以對於寫新聞稿不是全然陌生,也知道如何切角度。
如果是完全沒寫過新聞稿的考生,建議要多練習幾篇,
台大、師大、政大都很有機會考類似題目。
另外在應考前我有寫好自傳,以備類似自傳題的出現。
因此今年碰上師大中文考題(少數者&權力者)立刻就能想到自己的經驗寫出來了。
2.英文
本身英文程度算是不太好,以前大學畢業門檻是多益590分,
我是考校內英檢背題目背過的。
畢業超過5年,沒再特別練習過英文、也很少看英文的東西,程度給大家做個參考。
我有報名補習班的英文作文課,老師的風格不是我喜歡的,
加上我程度完全跟不上課堂練習,所以自己後來都翹掉沒上XD。
但有一定程度的人去上課可以用挺科學的方式了解英文寫作的技巧和形式,
老師也改的很認真(我根本亂寫都有很認真的改XD)
所以我的準備就是完全針對「翻譯」,
對我報考的幾所學校考古題分析後發現「翻譯」題幾乎必考,
可說是無論如何都要拿到筆墨分數啊!!!!
考前只背了一本小小的研究所單字書,
然後整理了一年份的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英文摘要來練習
(為了交大,但反而今年中正考了全翻譯題,交大沒有XD),
這本期刊的論文題目都蠻硬的,建議也可以找CMC或是其它的哈哈
唯一技巧就是「掰到順」就對了,看不懂的選擇
1.跳過 2.用猜的自己寫一個順的詞 3. 英文單字抄下來
(如果那個超關鍵的單字真的看不懂,我乾脆寫英文XD)
考出來的成績沒有特別好,但也沒有差到會被刷掉,還好翻譯練習應該有成效XD
五、如何寫考古題&如何做終極筆記
我自己的寫題策略是
1. 一分一行(練習的基本,上考場才不會慌到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2. 分析考古題類型(了解各校出題風格)
3. 理論題寫法:(1)理論龍蝦頭破題 (2)描述現象觀察
(3)以理論批判現象、提出理論修正等等
舉例來說:新傳播科技對議題設定理論的衝擊
(1)以McCombs & Shaw 提出的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 Theory)龍蝦頭破題
(2)網路的快速發展,另類媒體、分眾媒體也成為閱聽人接收議題資訊的新來源,
同時在社群媒體上每位閱聽人不再是以往單向接受訊息的消費者,而成為叭拉叭拉~,
然後再舉實例,例如川普叭拉叭拉。
(3)然而演算法產生的同溫層效果屏蔽掉與閱聽人不同立場的消息,
慢慢地也造成數位環境中的閱聽人較傾向接收與自己相同立場和觀點的訊息,
在這樣的過濾泡泡下,議題設定的效果是否可能轉向叭拉叭拉~
其它題型其實也大同小異的寫法,破題,提出個人觀察、觀點,反思或建議,
然後適時加入引用、理論支持。
我的終極筆記則就盡量以寫題能「用到」的內容來整理,
像是理論龍蝦頭、現象觀察正反論點(新媒體優缺點)、建議、反思、能引用的話等。
分享幾頁做為參考:https://imgur.com/a/OIFkU
因為每個人報考的所不同,覺得重要的、好寫的內容也不同,所以就不全部提供了: P,
但可以參考我的整理格式!
大主題,然後主題下的理論,該主題下的#小主題、時事、案例。
考前20天跟應考前翻的都是這本。
六、應考心態
應考時不會寫也要寫完,再慌再來不及也要好好結尾,或草草收尾也好,就是要寫完!
(我每一場考試都來不及,都草草收尾,除了交大是不會寫,
打鐘前能掰多少就掰多少...,不要放棄希望!!)
考完交大後其實我就超絕望啦~
政大先考中英文我英文直接就25分的題目寫不完,
所以接下來考傳知也很崩潰,但每一場都盡力寫完。
結果出來也超出我意料,所以大家不要放棄啊!!
你不知道教授怎麼想~~~~!!!
七、書單&網站&KOL
書單:
1. 數位麥克魯漢(來不及看,只看了序,但很有用)
2. 社群媒體批判理論(2017年新出的翻譯教科書):
超推,我只有翻一半,就抄下很多覺得能寫進考題的好用觀念跟句子,
同時這本書也補強了補習班講義,有更新對社群媒體的批判立論。
同時也針對社群媒體的「真實」有討論(也是因為喵過這書才寫的出政大那題啊~~)
3. UX從新手開始:使用者體驗的100堂必修課:
為了交大傳科概所看,很簡單易懂,看完能對UX有基本概念。
網站&粉絲專頁:
數位時代、社群丼、端傳媒、報導者、上下游、medpartner、媒體小農、
沃草、歐洲觀點等等,新媒體找自己有興趣的follow。
傳統新聞媒體我只有follow公視、
UDN(為了了解不同的觀點,時常被同溫層外的留言給衝擊啊)
KOL:
可以follow各所教授的社論或臉書。
最後該做的口袋名單要做~(自傳、研究計畫、書單、記錄片等)
希望這篇落落長的心得能給之後的考生一些幫助!
要重回校園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