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該算是眷村吧
是所有眷村都這樣嗎
自己圍起來
有次走錯路
進到裡面
以為可以繞小路出來
沒想到就卡住了
奇怪
我看其他街弄巷道
基本上都可以穿梭自如阿
不想走大馬路就可以走小路
外省人感覺跟猶太人一樣
喜歡自己玩自己的
猶太人被人家討厭的原因是
表面上跟你好像很合
到每個國家都是假裝很親切
事實上他們就是自成一群
有自己的語言
自己的宗教信仰
也不去做禮拜
基本上就是融不進那個國家的文化裡面
自成一個民族
又掌握國家經濟命脈
奴役社會上的基層
這點又跟外省人很像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7-15 23:35:00以前是眷村,現在叫國宅社區,現在應該不全是外省人了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7-15 23:38:00眷村現代叫眷舍依然有在蓋,設計上依然有圍牆。不國雖然我家社區小小的,週邊幾個社區也都有圍牆,但我們叫現代社區大樓。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7-15 23:41:00雖然你很反感外省人所以認為圍牆是不想容入週遭,但我家繳了管理費我也不想讓宵小隨便進來,華僑新村甚至還沒社區鐵門,安全性就是輸我家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7-15 23:47:00其實早期不只眷村是有圍牆的,本地的村落也是有圍牆,甚至是密度高的城鎮為了怕不同族群偷襲也是設居住區的分隔牆早期因為商業發展,各鄉系的人雖然能共同在城市生活,但不免有商業糾紛是動刀動槍的,所以同系的人還是住在一起聯保反而又重現古早里坊牆士林媽祖廟一度重建,因為媽祖是共同信仰,所以後來重建時泉州人也表達了心意,為了表示雙方和諧,漳泉各自的守護神也入廟供奉,不過數十年後又發生規模更大的戰亂,這次讓整個漳州村落都毀了這次媽祖廟就換到現在的地方了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7-16 09:03:00建議原po可以去台灣歷史版取暖
圈地很常見,即使是更早的閩粵移民也是,只是多是用植物、水田當作區隔。不過現代眷村設路障就真的是違法了。以前待過退輔單位,周圍都是眷村,然後自設門鎖把路封起來妨礙通行,就跟拆違建一樣,搞了好幾年
作者: transmore (小次郎) 2014-07-16 13:45:00
"開放式"眷村比"封閉式"眷村多 原PO根本是以偏見發文封閉式社區、國宅在台北多的是,和住的人省籍根本無關
你有看過軍營沒有圍牆的嗎?以前的"眷"村其實跟現在的職務官舍性質很類似,有的甚至還有類似集合場的空間咧
作者:
saram (saram)
2014-07-20 23:16:00先有偏見, 後有理論. 先畫靶後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