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Warfare 看板 #1JtbcKe8 ]
作者: bloodrose23 (兩點關係) 看板: Warfare
標題: [閒聊] BBC的戰前37天
時間: Sun Aug 3 23:47:29 2014
BBC為了紀念一戰爆發一百年製作了三天份各一小時連續劇
主題是描寫從薩拉耶佛事件後到英國參戰 一戰正式打響間的37天
事發各國的彼此動態
不過全片對英德的決策描寫和苦惱較多 俄奧法主要是比較算是帶過
薩拉耶佛事件後
奧地利的決策系統早就徹底腦死/僵屍化 只能跟著柏林的意思走
而且走得慢半拍 還不懂得拿捏力道
俄國的外交決策跟著塞爾維亞的狀態和柏林的態度
而法國的決策又跟著俄國和德國的狀況 又有濃濃的被迫害妄想
英國的決策想法大概分為四個面向
1.格雷:秉持大英帝國的全球使命 想要全力彌平這一連串衝突
或是退而求其次 維持歐洲各國均衡以保持英國的最大利益
2.邱吉爾:始終把德國看做最強大的假想敵
認為第一時間就該把皇家海軍這張牌打出去梭哈
讓德國知難而退
3.伯恩斯和比查:始終的反戰派 很清楚這場"百萬計精兵強將間的戰爭"的結果
4.勞合 喬治:原本也是反戰派 但是眼見德國入侵比利時已成事實
在道義立場及英國利益下轉為主戰派留任內閣
德國大概也可分為四個面向
1.威廉二世: 拘泥於傳統的王朝貴族思想 也清楚奧匈帝國早已名存實亡
認為有義務為奧地利安排一場有限戰爭 給奧匈帝國打強心針
2.貝特曼: 毫無反應 一個傳聲筒而已 而且還是會自動選擇該傳達哪些訊息的那種
3.李赫諾夫斯基: 雖然銜命負責對德交涉 也和格雷取得很多默契
但因為威廉二世對英國的矛盾情結和德國決策系統的混亂
成了被挖坑 被雷的最徹底的衰鬼
4.小毛奇: 利用薩拉耶佛事件德國想支持一場有限戰爭的立場尋釁 以完成希里芬計畫
一點一點架空威廉二世外 更獨壓所有質疑意見 好製造一場歐陸大戰
就英國這部分而言 應了大學時教授曾說的
"不要以為外面的人都跟自己一樣講道理" (不同意這句話的請去查閱五一五事件)
雖然最終目標還是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 及不列顛對歐陸一向若即若離的優位立場
但是以和為貴 而且為了薩拉耶佛這個形式上是暗殺 本質上是烏龍的鳥事開戰也是夠蠢了
當然是選擇外交折衝 但對軍力展現卻顯得舉棋不定 甚至不情不願
代表著英國還想要用"文明"方式跟各列強"講道理"
等到德國對俄法開戰的情勢愈來越明顯 英德一連串的溝通變成搞笑時
英國也被自己簽定的秘密保證壓得喘不過氣
必須要武力威脅時 已經失去任何外交上的影響 變成單純的恐嚇和開戰準備
直到德軍入侵比利時的狀況明確化 英國才覺悟德國從開始就不打算"講道理"
而德國這部分...假如奧地利的戰前決策系統已經徹底僵屍化
那麼德國的決策系統運作狀況叫做昏迷指數三
威廉二世對英國抱有期望 但又不滿於英國為首的全球霸權
派李赫諾夫斯基赴英 明是解決薩拉耶佛事件
暗卻是要英國默許德奧在巴爾幹半島的一切行動
(英國擔心俄國動向 絕不可能答應德國的實際要求)
自己對一切資訊的接收更是不時地出現延誤和被隱瞞的狀態
(感謝他底下的應聲蟲總理)
頻頻做出錯誤決策
小毛奇則是徹頭徹尾想要完成希里芬計畫 甚至拒絕相信一切外交折衝的可能
軟施硬逼 要威廉二世以下所有人都要支持他們計畫多年的歐陸大戰計畫
完全在柏林之外另成政府 甚至徹底壓倒了德皇 成為國中之國
(題外話 日後老希上台對德國陸軍大清洗 完全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活該啦)
而在決策緩慢又心態中二的威廉二世和根本不安好心的小毛奇
把柏林決策系統攪成一鍋爛粥時 遠在倫敦的李赫諾夫斯基親王成了倒楣的孤臣
還跟格雷做了烏龍的錯誤共識 變相挖坑給英王跳
對掌握大戰關鍵的兩國而言
英國主要問題在於一直堅持逐步升高對應層級 直到為時已晚才下定考慮武力威嚇
(對照: 贖罪日戰爭後期 俄國知會美國假如以色列再打下去就要介入
季辛吉立刻梭哈 表示俄國介入代表美俄即刻開打熱核戰 俄國退縮)
德國則是...錯誤的人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位置上
就算能排除小毛奇這個戰爭販子 還有威廉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