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何基督教國家遠強於其他國?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09:18:28
→ dasfriedrich: 現在你說要文化的積累,結果你之前整盤打翻東亞兩三 09/14 12:55
→ dasfriedrich: 千年的文化,不覺得矛盾嗎? 09/14 12:55
1.美國和北美是延續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成果
2.歐洲影響到拉丁美洲,拉丁美洲視同是歐洲文化的延伸,但卻缺乏歐洲的生產工具
3.把歷史拉長一點,範圍拉大一點就可以得知;
歐洲的歷史和文化的連貫的,反觀十九世紀以後的非歐洲國家不是,是斷裂的,
非歐洲國家好比中國,日本,衣索比亞,奧斯曼土耳其,伊朗,泰國,埃及等地
變成說要引入歐美基督宗教文化體系,並以之為優先,自己的文化退為其次,
傳統文化在理論上變成可有的東西,
但實際運作上還是要改成配合其運作方式的東西,要不然也是無法運作
PS: 十九世紀非歐美國家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大概就;
東亞和東南亞;日本,中國,泰國
非洲; 衣索比亞(非洲唯一的獨立國家,而且是基督宗教國家),
伊斯蘭世界; 奧斯曼土耳其,伊朗(其中伊朗淪為英俄半保護國)
埃及現代化失敗後淪為英國殖民地
就算是上述這些國家還保有獨立國家的地位,但內部遇到的狀況也是跟日本和中國類似
也是極度不堪的歷史過程,其中的不少國家好比伊朗依然走不出當時的悲情
衣索比亞更不用說了,現在也是很慘
資料來源;1.<<埃賽俄比亞史>>阿德朱墨末比 著,董小川 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2.<<伊斯蘭>>凱倫。阿姆斯壯 著,林宗憲 譯,左岸文化出版
3.伊朗那個是網路文章看過,何梅尼革命時共有三派;紅黑白
紅就是伊朗共產黨,黑就是伊斯蘭教士,白就是立憲改革派
後來黑取得執政權查禁紅,而且阻止繼續現代化
以前還有在圖書館看過分析伊朗官僚體制的論文好像是張亞中寫的吧
年代久遠有點忘了
4.泰國情況我就不知了,但一樣有劇烈的現代化變動過程
5.<<土耳其史>>陳東興 著,三民書局出版
不過這本集中在土耳其軍事改革的部分,就算如此依然經歷了不少動盪
6.中國和日本我想就不用提到書單了吧,版友們大概都耳熟能詳
這些資料都有個共通點,十九世紀時要如何面對強勢歐美基督宗教文化的問題
而且在逼不得不做改革時都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如今只有日本是成功的,其他都還沒成功
→ dasfriedrich: 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與亞洲(東亞)的交流頻繁,歐 09/14 12:58
→ dasfriedrich: 洲人把亞洲的學問搬回去,亞洲人也從歐洲人學到他們 09/14 12:59
→ dasfriedrich: 的新知識,本來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但是東亞這邊突然 09/14 12:59
→ dasfriedrich: 搞集體鎖國,失去了這種接受外來新知的機會,反應變 09/14 13:00
→ dasfriedrich: 慢了,加上當權者自身也不喜歡人民接觸到外人,這是 09/14 13:01
→ dasfriedrich: 一連串的因素造成的,並不代表傳統的東亞文化不好。 09/14 13:02
→ dasfriedrich: 不然我們回推到南宋時期,南宋的科技、經貿等等哪項 09/14 13:03
→ dasfriedrich: 不執當時世界牛耳?那南宋的文化主體是儒學(理學) 09/14 13:04
→ dasfriedrich: ,這時儒學又突然不影響科技發展了? 09/14 13:05
儒學給的是;
1.社會秩序相對的穩定
2.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的彈性,等同社會階級不會一層不變,
而會給予一定的刺激
3.中央集權和文官體制,這點類似啟蒙運動後的單一民族國家的概念下的制度和做法
就這三點這才是在農業社會中,漢文化之所以表現得比較優異的原因
雖然;
1.社會結構來看是不符合封建時代,但還不到西方文藝復興時代
2.從思想來看,也還不到文藝復興年代
但是我認為整體而言社會的發展和是有相近於啟蒙運動的程度就是了
(雖說並不是真正的啟蒙)
儒家給的比較是提供一個較優渥的社會環境,
在這些條件下才是漢文化技術得以領先基督宗教文化的主因
這並不是說儒家能給出什麼方法論
這就好比培根寫出《新工具論》,笛卡兒寫出《方法論》等等...的東西
那些哲學家能根據自身的理論做出一個又一個有系統而且可執行又很有效果的方法
當然歐美基督宗教文化持續精進他們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做出更好的知識體系
那麼那些非歐美基督宗教文化當然就被拉開,而且越拉越開
→ dasfriedrich: 順道講一下,清朝時期的東亞並沒有完全斷絕與歐洲的 09/14 13:08
→ dasfriedrich: 交流管道,例如中國的廣州口岸與北京的俄國東正教團 09/14 13:08
→ dasfriedrich: ,日本長崎口岸與蘭學等等。一直有新知識流進來,只 09/14 13:09
→ dasfriedrich: 是推廣不深,影響效果很慢。 09/14 13:10
牽涉到文化主體性的問題
要以其他文化為主體,傳統文化為其次,這麼難堪的歷史誰要弄?
當然買買西方其淫巧技之物還可以就是了
推 zeumax: 我補一下當時中國其實也沒有非常反對新知識,只是也沒有意 09/14 13:29
→ zeumax: 願推展,乾隆自己也學了不少引進的知識,使用西洋鐘看西洋 09/14 13:29
→ zeumax: 畫。印章老兄喜歡歸喜歡,但不覺得有需要推展的必要,當時 09/14 13:30
→ zeumax: 普天之下有那個西洋國家能強過大清? 09/14 13:30
→ dasfriedrich: 樓上z兄的最後一句我改一下,應該是乾隆不認為普天 09/14 15:13
→ dasfriedrich: 之下有哪個國家能強過大清。 09/14 15:13
→ dasfriedrich: 實際上是英國開始超車並且加速海放大清了...... 09/14 15:14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5-09-14 12:55:00
現在你說要文化的積累,結果你之前整盤打翻東亞兩三千年的文化,不覺得矛盾嗎?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與亞洲(東亞)的交流頻繁,歐洲人把亞洲的學問搬回去,亞洲人也從歐洲人學到他們的新知識,本來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但是東亞這邊突然搞集體鎖國,失去了這種接受外來新知的機會,反應變慢了,加上當權者自身也不喜歡人民接觸到外人,這是一連串的因素造成的,並不代表傳統的東亞文化不好。不然我們回推到南宋時期,南宋的科技、經貿等等哪項不執當時世界牛耳?那南宋的文化主體是儒學(理學),這時儒學又突然不影響科技發展了?順道講一下,清朝時期的東亞並沒有完全斷絕與歐洲的交流管道,例如中國的廣州口岸與北京的俄國東正教團,日本長崎口岸與蘭學等等。一直有新知識流進來,只是推廣不深,影響效果很慢。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5-09-14 13:29:00
我補一下當時中國其實也沒有非常反對新知識,只是也沒有意願推展,乾隆自己也學了不少引進的知識,使用西洋鐘看西洋畫。印章老兄喜歡歸喜歡,但不覺得有需要推展的必要,當時普天之下有那個西洋國家能強過大清?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5-09-14 15:13:00
樓上z兄的最後一句我改一下,應該是乾隆不認為普天之下有哪個國家能強過大清。實際上是英國開始超車並且加速海放大清了......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5 09:32:00
當代全世界的知識界已經全球化了.舉例來說,基本上所有的學術論文以及研究成果都是用全球的知識平台(例如pubme累積在一個全球的知識資料庫.但是現實就是同樣知識論國家和國家間的經濟發展還是落差非常大 不說別的 英吉利海峽兩岸的英國和法國.當代的經濟社會科技的落差就不小.這是一個國家產經社會政策的結果.跟知識論關係不大中國過去改革開放3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難道知識論?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09:39:00
台灣的管理和美國處於同一個水準嗎?台灣的管理是直接引用學界知識嗎?至於中國的管理技術比台灣差這也是事實吧。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5 09:59:00
是不是事實我不知道.因為事實需要佐證.我不是管理學家所以我不評論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0:01:00
中國那個我沒有準確的資料,但台灣落後美國是事實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19:00
知識體系?我笑了,最重要是資金的最有效應用好嗎?不管古代或現在的知識體系,最重要是背後資金流通那個國家的使用效率,為什麼當代美國強大到無以復加?因為她是目前世界上資金運用最有效率的國家,歐洲跟美國在資金運用上,在經濟管理上就有顯著的不同,那過去的幾個強權那個不是資金運用是當代最有效率的國家?應該叫資本才是XD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0:24:00
美國比以往的強權還要強,不就取代了以往的強權成為新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24:00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科學,沒有背後需要的資本流通,根本無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0:25:00
資金代表的是生產力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25:00
跟方法論又有何關?美帝還不是一堆人相信智能創造論?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26:00
哈哈哈,你要跟我扯貨幣銀行學?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0:26:00
你要不要看看美國的管理?難道管理不是一門知識???管理不須方法???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27:00
美國的管理就是工程師國家,有何可談?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0:32:00
就連我念到的社會學,美國的管理談的都多很多了。說到底你的態度不就是工學院的知識才是知識,其他的就算在大學都有相關科系也都是相當賺錢的學院都不是知識嗎?若這種本位主義的話我不奉陪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9-15 10:37:00
你講的不就是如此嗎?你的西方本位主義不就是這套?美帝就是奉行這套最徹底的國家啊
作者: Inkthink (墨想)   2016-09-15 10:50:00
你的本位主義(拍桌大笑)這句話從超西方本位主義的人嘴裡說出來還真諷刺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9-15 12:33:00
時至今日,管理技術差距根本不在國家,而在企業你除了知道鴻海血汗以外,供應鍊管理,成本控制,生產配置blah~blah~是比歐美許多品牌廠還要強力的的嘛?知識體系確實很重要,但不是發展關鍵,你知道全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到現在依然有數千萬堪稱盲流的嘛?外商複製了各種管理生產技術,移植到各地生產基地,整個東南亞今天高等教育程度除了菲律賓幾乎都堪慮,但現今許多中低學歷的管理人、企業家正在帶著他們國家崛起公司實踐的比他們在MBA廝混的時間還長,除了少數附庸風雅他們通常只認識黑油,不認識黑格爾。知識體系是要傳授各種知識,甚至是管理技術,生產技術,所謂的複製成功模式。非常不幸新興國家各種缺乏,他們確實靠的是先進國家傳授的先進知識開始發展,但很抱歉,知識體系在這段路上給他們的不多,他們靠的是在產業實踐你知道論知識體系,俄羅斯有美國都不見得能掌握的宇宙航太科學嘛?但你不會注意到,因為你一面說不是賺錢的才是學識,但卻忽略比美國經濟弱勢的國家,其實有特定的學術突破知識體系與社會發展是否有重要關係?我想是肯定很多的,但恐怕不會是必然。你把一個要素吹捧的多強多棒,卻忽視其他東西沒到位,離成功就是遙遠。西哲什麼時候這麼狹隘了?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5 14:59:00
回樓上,我想問的是,在大學系所中除了中文系和中醫外,還有哪門學科是以非西方知識體系和方法論為主呢?中醫的訓練基本上還是以西醫為主,中醫在雙主修這樣,而中醫本身也參雜了一堆西醫和各種科學方法。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9-15 17:09:00
這不是問題,問題是你也否定這種方式發展出的東方學術,只因他是東方的。中醫或其他學術不是自誕生就長這樣子,中醫接觸其他文化時,也帶進中土本身沒有的藥材和醫學,隨著時代增添更多東西西學也是這樣,來自東方的物質與知識傳播而在地化,紙張的運用加上印刷術的在地發展,將文明帶到新時代。但如果稱沒有東方技術,西方就沒有發展,你不覺得奇怪嘛?文化是經驗的積累與互相交流的成果,用現今三百年歐美的掌握世界,來說只有歐美文明才是解藥,這根本上只是無視各地文明都有過的輝煌與他們創造成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