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座商至明代古墓在廣州增城出土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612090092-1.aspx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9日電)
中國大陸廣州市增城發現商代至明代墓葬25座,時代橫跨
商代、西漢、六朝、唐及明代,時間長達近3000年。
南方都市報今天報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指出,這是
增城考古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六朝墓群,發掘工作自9月起
展開。
報導引述考古專案負責人說,這次考古工作完成勘探面積
6萬6000平方公尺,發掘商代墓葬3座、西漢晚期土坑墓1
座、晉南朝時期磚室墓19座、唐代土坑墓1座、明代墓葬1
座。
墓葬出土商代的石鉞、水晶玦、夾砂陶釜;西漢時期的銅
碗、銅洗、陶罐;晉南朝時期的青釉陶雞首壺、四系罐、
碟、缽、盞等器物。
負責人說,分布如此密集、結構保存完好的晉南朝時期墓
地,是廣州古城區以外首次發現,也是增城地區考古發現
的最大規模的六朝墓群。
==
廣州現25座古墓 時間橫跨3千年
https://goo.gl/VvQOJh 水果
中國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學者日前公開,在廣州市區以
東約36公里的增城發現25座從商代至明代的墓葬,時代包
括商、西漢、六朝(曹、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
、唐及明代等不同時期,延續時間長達近3000年,直接說
明當地早早有人類文化生產活動,其中商墓更出土了具有
權力象徵意義的禮器石鉞,對探尋商殷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學家朱海仁指出,墓葬位處增城開發區新塘鎮的龍井
山、松仔崗兩處,於今年9月發現,發掘工作仍在進行。
這批墓葬包括商代墓葬3座、西漢晚期土坑墓1座、晉南朝
時期磚室墓19座、唐代土坑墓1座、明代墓葬1座。從墓葬
中出土了商時期的石鉞、水晶玦、夾砂陶釜;西漢時期的
銅碗、銅洗、陶罐;晉南朝時期的青釉陶雞首壺、四系罐
、碟、缽、盞器物等文物。
「需要說明的是,石鉞從史前時期一直延續到商周時期。
石鉞最早只是一種生產工具,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
器,象徵著主人對軍權的掌握。如此推斷,這個墓的墓主
人或許是一位當地部落首領。」朱海仁指,這麼精美的石
鉞在廣州地區還是第一次發現。
考古工作人員朱家振指出,除了龍井山頂的西漢墓和商代
墓未被盜損之外,其他墓室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盜損,有
些更被盜了好幾次。不過,其中一座被盜的西晉大墓,意
外發現了古代盜墓賊留下的「手信」,即應該唐朝才存在
的物品。「我們推測,這座墓應該是在唐代被盜。」朱家
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