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楊儀失勢的原因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10-15 22:11:45
※ 引述《f4uncy (阿華)》之銘言:
: 楊儀在殺掉魏延後,自以為他就是一人之下的二號人物,結果是他的下屬蔣琬接替諸葛亮
: ,楊儀只是閑官,還四處抱怨,其實他沒有自知之明,理由如下:
: 一,擅殺主帥:魏延戰功彪炳,是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對蜀漢至為重要,豈是說殺就殺。
: 至於魏延是否謀反,陳壽在三國志為魏延平反,只是私人恩怨,這應該就是當時的輿論,
: 劉禪也不認為魏延謀反,所以下令將魏延葬在漢中。楊儀還自以為立了大功。
1.根據孔明遺命,負責帶領北伐軍撤退的暫時主帥是楊儀,所以所謂「擅殺主帥」
是錯誤的說法,除非你要否定孔明遺命的真實性,這點我後面再談。
2.所謂魏延僅次孔明的說法其實有問題,當時的官位沒有像現在一樣分的這麼清楚
,孔明生前也沒有明確指定魏延是副手,純論職位的話,老實說楊儀還真有擔任
代理主帥的資格,他是「長史」、綏軍將軍(所以一堆人說楊儀是文官,其實他
是有軍職的),又「常規畫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
取辦於儀。」,這些敘述換成現在的職位的話,基本上可以說楊儀身兼北伐軍的
參謀長、後勤主任、首席作戰參謀,請自己想想身兼這些職位的份量。甚至至少
到二戰為止,我們可以說這些身份反而證明了魏延的地位很難比楊儀高,我以德
國為例,古德林擔任參謀總長時,軍階只有一級上將,可是因為他是參謀總長,
所以他有命令其他元帥的權力,這就是職位的重要性勝於官階的例子。
事實上,你如果要說魏延真的凌駕諸將的話,只有一個依據,但不是他的官位,
而是「節」,孔明死後,北伐軍內確實只有魏延有「節」,如果要說魏延可以比
其他人地位高,這才是真正的依據,其他為官位其實都不足以說明魏延一定比其
他人大,「節」才有這個資格。
不過不好意思,遇到孔明的遺命,「節」也得讓道。
3.魏延沒有「謀反」,但是有「兵變」,不好意思,這還是死罪。我舉一個例子,
假如巴頓因為對蒙哥馬利很不爽,在德軍有可能攻擊的情形下,突然下令第3軍團
攻擊英軍,儘管巴頓並沒有投靠德軍的意思,請問事後巴頓會如何?
我想毫無疑問的,鐵定送軍事法庭然後斃掉。同理,魏延的行為就是如此。
而且魏延的行為更惡質的是,他燒棧道等於是斬斷北伐軍撤回本國的退路,要不是
司馬懿被姜維擺了一道,沒有追擊,不然北伐軍很可能在無退路的情況下被魏軍全
殲!真要這樣等於舉國精銳全部完蛋,劉禪就可以提前29年去洛陽作客了。
所以魏延如果被俘,很大的可能性還是會被殺,因為他的行為太惡質了。只是以蜀
國政治上比較緩和的前例,他的親人下場應該會好很多,應該會考量到他過往的功
績從輕發落,至少不會被「夷三族」,比較大的可能是流放。
4.蜀漢官方對魏延的定位:
其實看季漢輔臣贊就可以看出蜀漢官方對於魏延的定位:
「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禦,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
,實惟厥性。」
前四句是稱讚,肯定魏延曾有的貢獻;後四句就是檢討魏延的錯誤,惋惜他善始
卻不能慎終,但也直指問題出在他的個性,咎由自取。
所以可以看出,對蜀漢官方而言,魏延依然是個罪人沒錯,這不會因為他本意不
是去投降魏國而改變。
5.另外楊儀的確是立了大功,他成功的把北伐軍帶回國內,這點確實是大功沒錯。
只是他在處理魏延問題上犯忌諱:
(1)魏延部隊既然已經奔散,那威脅就不大了,參考他過往的功績,比較好的
方式是抓來給皇帝決定,而不是直接殺掉。
(2)擅自殺了魏延三族,這就真的侵犯皇權了。
但其實我們看楊儀事後雖然被架空,但是還是享有高位,可見蜀漢官方還是認
可他帶回大軍的功勞的,至少這份功大於他擅自處理魏延家族的過(事實上,
楊儀被架空恐怕問題還是出於他自己的個性,而不是處理魏延問題失當),要
不是楊儀自己作死,他應該還可以爽爽的過日子。
: 二,擅夷三族:退一步而言,縱使魏延謀反,楊儀先斬後奏,可是夷三族之刑,在歷朝歷代
: 都要皇帝親自批准。楊儀擅自殺魏延三族,劉禪還會信任楊儀嗎?說不定下一個輪到自己。
: 整個蜀漢一朝,只有魏延被夷三族,楊儀這種做為明顯違反皇帝意願,楊儀還洋洋得意。
: 楊儀心胸狹窄,人所共知,皇帝沒殺楊儀,楊儀應該感到萬幸才是,如果遇到猜忌的皇帝
: ,早就先下手為強,殺掉楊儀。事實上,劉禪十分寬厚,後文會證明。
: 後來楊儀不滿自己的職位,費禕安慰楊儀,楊儀對費禕抱怨,早知今日,當初應該帶部隊
: 投降魏國,也不至如此落破。費禕不敢隱瞞,上報朝廷,後主的處置十分寬厚,只是廢為
: 平民,估計只是定為"妄語罪",從輕發落。後來還是繼續抱怨,也只是處以流放,沒有要
: 他的命。最後楊儀自殺,流放的妻子准許返回成都,也就是放過他的家人,後主的處置還
: 是很寬厚。
這邊沒什麼意見。
: 總而言之,楊儀心胸狹窄,無自知之明,最後又瘋狂到無可救藥的地步,結局當然是死路
: 一條。
但這不代表他帶大軍撤回是錯誤的。
事實上魏延的主張才是真的瘋狂,真要按魏延的意見去做,等孔明過世的消息逐漸傳開
後,恐怕你想退也來不及了,那根本是葬送整個北伐軍。
去翻翻歷史,當國君過世時(孔明雖非國君,但他的威望幾乎等同),絕大多數的遠征
軍會怎麼做,即可明瞭為什麼北伐軍當時必須撤退。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0-15 23:18:00
考慮地形因素,要說後勤補給比軍勇重要,也不為過
作者: AlbertEinste (Prometheus)   2017-10-15 23:36:00
楊儀當初乖乖待在曹魏就沒事了,魏延移三族也是判太重了點,楊儀是從曹魏跳槽,很有可能是臥底,魏延在蜀漢任職那麼久,人格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問題。重點是諸葛亮死了,軍心潰散,楊儀趁亂殺了魏延,劉禪當然會不高興,楊儀免職是應該的。當然,劉禪公司太小,留不住人才,用到曹魏的間諜,公司當然會倒閉。沒多久西晉就統一了中國,然後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後中國正式宣告滅亡,爾後的皇帝除了明朝外,都是漢化的胡人,中國歷史正式結束???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17-10-16 09:28:00
樓上不要趁亂歪題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7-10-16 11:47:00
總覺得2樓是來鬧板的
作者: verdandy (無聊人)   2017-10-16 11:49:00
感覺像bluwoo的進階版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7-10-16 11:52:00
這進階也太展開,怕.jpg
作者: gurenmaru (放我出去!!)   2017-10-16 23:29:00
楊儀根本就是咎由自取沒話說啊
作者: swallow510   2017-10-17 05:01:00
按照華陽國志原本諸葛亮死後應該是以蔣琬為中心楊儀姜維費禕鄧芝5人執政(不知道是不是諸葛亮的意思)結果北伐軍回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楊儀費禕鄧芝全擔任虛職不過費禕鄧芝後來都起死回生當高官了楊儀就真的gameove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