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好奇心并不是科學出現的前置條件,要說好奇心的話,中國一樣有一堆有
好奇心的士大夫,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沈括。
中國甚至還有官方的天文機構,民間也有虞喜、祖沖之這樣吃飽太閑的士族。
實際上,近代西方科學家開創出科學,是本著對上帝的狂熱信仰,而不是靠好奇心。
因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那麼在紛繁的世界背後,必然有著規律。發現這個規律,就可
以證明這個世界是被神造出來的。
所以,科學家們是先定下觀點(世界作為被造物,必然是有規律的),再去找論據。結果
真被他們找到了。
早期的科學家,不管是物理的伽利略、牛頓,還是生物的布豐(Buffon),都是虔誠的信
徒,都希望通過科學研究來發現上帝造物的規律,從而證明上帝的存在,從而榮耀上帝。
如果你定不下這個基本觀點,不去圍繞這個觀點找證據,那你的好奇心再強,也不過是一
個畫片收集者而已,永遠想不到規律上去。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有規律”的觀點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相當偶然。然後這個偶然被
蒙對後,就順勢發展下去了。
科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確切說是哲學中的自然哲學的一個分支),就是這麼來的。
只不過科學這個分支是拿數學工具來找自然哲學的規律而已。
我覺得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世界各地的人們分別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得到自己
的觀點,不管是希臘、印度、中國,還是印第安人、非洲黑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五行
八卦,還是水火風土四元素,都無所謂高下。
只是某一天,住在西歐的個別信徒,搗鼓出了一個叫做“自然規律”的東西,然後摸索出
了一些東西,并用摸索出的東西反哺現實世界,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有用,就稱之為科學。
也就是說,科學的出現很偶然,是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帶來的小概率事件,我們不應為此歧
視其他文明的探索。
大家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第一個摸到門的不應該嘲笑其他摸到墻的。
那什麼是科學呢?
古希臘的那一套根本就不是科學(古希臘的數學倒是不錯,但數學不是科學,再精致也不
是科學!)
科學有著自己的科學精神、科學哲學,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作為工具。
達文西、沈括這些充滿好奇心的人,因為沒有科學方法論,只能稱之為畫片收集者。
而科學方法論,是伽利略、笛卡爾開創出來的。
伽利略開創了用實踐研究規律的方法,笛卡爾開創了用數學研究規律的方法。
可以說伽利略是第一個科學家,伽利略之後的其他學者才有資格稱之為科學家。
和伽利略同時代的開普勒可以說是科學先行者,他是占星術士。
而伽利略、笛卡爾開創的科學方法論,其源頭是中世紀的經院哲學。
中世紀的時候基督教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畢竟基督教有著自己的缺陷(誰也說不清上帝
是一個還是三個),又面對種種外部威脅,所以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進行經院哲學的探
索。
比方說梵蒂岡專門有一伙人,就是站在異教徒的立場上對基督教教義進行全方位的質疑,
然後教會的神學家再進行反駁,對教義進行彌補。
經過長期的錘煉,發展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邏輯體系和方法工具。
伽利略等人就非常熟練地掌握這套方法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