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
2017-12-23 20:55:02最近在找台北大天后宮的資料。
1888年落成劉銘傳蓋的台北大天后宮,氣勢恢弘,為當時台北第一大廟
劉銘傳還在台北大天后宮舉辦母親的壽宴
政商名流冠蓋雲集。
後來日本人來了,1906年拆了天后宮,改建為兒玉後藤紀念館
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博物館
要知道媽祖在台灣人心中的地位,居然敢下令拆媽祖廟,誰有這膽子?
但現在的歷史寫得很含蓄,WIKI說是颱風所以天后宮無法修復
也有個歷史教授手繪一張圖,是兒玉後藤紀念館 與天后宮並存的畫
我對這很懷疑的啦!
聽說天后宮拆下來的建材被拿去當作總督府花園的建材
金面媽祖現在恭奉在三芝的福成宮
我的問題很簡單
為何歷史不敢寫日本人拆了 台北的天后宮、武廟、文廟、城隍廟、三山國王廟
這些廟都是官方而且有其意義,更是漢人的精神寄託與象徵
現在一堆人在想恢復保存日本時代的建築,在痛批國民黨拆日本時代的建築
但有誰記得台北曾經文武廟與天后宮等漢文化信仰象徵呢?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7-12-23 21:00:00只是沒必要特別寫而已,台北城拆的可多了城牆都拆了
倒數2段,那些人爭的是現在還看得到的啊,你說的這些早已經都拆光了,要怎麼爭取?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7-12-23 22:30:00沒有,其實酸的廟宇拆神社很多還是廟方自己搞的,只是時代又變了一圈,神社拆掉改廟宇的就被嗆了然後什麼重建鳥居神社,也不知道拜誰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2-23 22:47:00台灣人都特別敬拜外來神,包括日本神.第一個神是媽祖沒錯.一百多年後西部靠山地方的平埔族開始引進中國神.許多甚麼玄天上帝的根本是阿立祖的分身.再來的基督教天主教侵入原住民部落.萬金的原住民讓阿立媽變成聖母.從此宗教改籍.本土神祇再見啦.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7-12-24 00:28:00我是覺得原PO要不要去確認一下當時那些東西的數量或規模..至於日本時代的建築 現在會想保護有一部分或許是因為數量沒剩多少了吧 起碼高雄舊火車站是因為這樣才被保留下來
作者:
starfury (紅茶與西洋棋)
2017-12-24 10:41:00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轉型正義」
作者:
alantsuei (alantsuei)
2017-12-24 12:59:00對早期福建沿海的移民來說,媽祖、關公、孔子不能算外來神吧…
作者:
ewayne (ec)
2017-12-24 13:59:00然後呢?怎麼不說現在的臺北孔廟,日本殖民政府也有出錢贊助?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7-12-24 16:09:00媽祖是後來融合後最廣為接受的共同神,先民來台都會帶自家的神過來大多都很有地域性,而大天后宮又有清廷贊助,算比較偏向統治者台北府孔廟在當時年久失修基本呈現廢棄,祭孔大典還是由別的廟宇迎牌位辦,整個拆掉後十餘年才找到人(辜某)去喬,不然還蓋不了,1939年二戰開始,總督府又把各地廟宇都停了孔廟自然不例外常態祭典被改變,由於這次攻擊性很強,所以當時被改變的廟宇很多戰後拆神社速度特別快做為報復寺廟代表各族群,械鬥的結果也往往會影響寺廟香火興旺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2-24 23:55:00日本接收台灣,大清政府官署或公地自然要給日本政府.台灣本地人私有產業他們才不敢奪去.但不知道大天后公產權到底屬誰?如孔廟鄭成功廟當然不是私人權益,日本政府就要負責維持修繕.當時阿里山木材為大量開採,樑木是很難得的,日本蓋官署要有地要有重要建材,如上好的磚(房屋地下的部分),只能往舊房子動腦筋.拆了廟地上物,在原地上重建省房子地基.而如台南孔廟由當地商紳共同出資整修,日本的市政府也要出錢.這樣推斷,台北大天后宮產權應屬公家的.大清政府接收東寧國產業最悲例子是紅毛城.被風雨毀到無法當公署使用,只能充作火藥庫.附近百姓還來偷磚頭回去蓋私宅.
有學者說過,台北城算是新蓋的官方聚落,這些廟宇設施對傳統艋舺、大稻埕的台灣人,本來感情就不深艋舺本身就有好幾間媽祖廟,新興宮、料館媽祖都是日本人來了以後會荒廢,可能根本來信眾就也有關跟 不多建築風格上,採用偏向福州式而非閩南式的建築,也可見官方主導力量另外,台北城內有三山國王廟還被日本人拆了?你這資料哪來的?
台北城剛蓋好而已 而且沒什麼居民 日本人還打算把他轉型成日本人城區 拆了沒人會叫基本上用推理來想也合理但大稻埕就不一樣了 擋在民生西路上的大稻埕媽祖廟就得異地重新在蓋一個 不可能這樣毀了就算了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16-01-04 18:38:00忘記是那座臺北教堂,之前有座天主教教堂一蓋好就發現不符合日本都市計畫,也是被迫拆除重建(有補償,但是金額不確定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