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az1589p (空)》之銘言:
: 公之服:自袞冕以下如王之服。
: 侯伯之服:自鷩冕以下如公之服。
: 子男之服:自毳冕以下如侯伯之服。
: 孤之服:自絺冕以下如子男之服。
: 大夫之服:自玄冕以下如孤之服
: 假設我沒有理解錯的話,公所穿的服裝是可以穿鷩冕、毳冕、絺冕、玄冕
: 但是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都是王所穿的服裝不是嗎?
: 這在崇尚禮法的周朝是可以讓貴族穿王的服飾嗎?
: 雖然這個問題可能有點白癡,但還請版上大大能替小弟解惑
先處理天子、公、侯伯、子男的問題,引用亞聖孟子(萬章下)的話:
: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天子與公侯伯子男都是國君,等級有不同,但隸屬關係薄弱。周朝是否有五等爵,在此應
該不重要。天子的直接下屬不是公,而是卿;公的下屬也不是侯,是卿。天子、公侯伯子
男如同現在各國的元首,有大國的,也有小國的,但都是國家元首,所以可以享用若干相
同的禮遇(但是有多少的差別)。
天子的下屬有三公(此公非彼公,只是卿的加強版而已)、卿、大夫、士。公侯伯子男的
下屬則有卿、大夫、士。卿、大夫之間應該沒有隸屬關係,只是尊卑的差別。
周朝的時候,封建有兩個層次。天子封諸侯,諸侯封卿大夫,從此建立隸屬的關係。卿大
夫以下,士沒有世襲的封地,只能享有公田部分收成,是薪資。所謂「有土為君」者,天
子、諸侯、卿大夫都有世襲的領地,所以都是廣義的「君」,因此可以戴冕。但彼此之間
又有尊卑的差異,所以容許配戴的種類不同。
前面應該有人說過,冕是祭禮的服飾。如果地位太低,無法主持規格高的祭禮,就沒有冕
服了。但是冕的等級是以旒的數目區分,大裘而冕十二旒,以下遞減,玄冕三旒。如果三
旒都去掉了,那就形同爵弁,而士是可以配戴爵弁的。周朝凡士以上,成人加冠都三加。
一加錙布,二加皮弁,三加爵弁,大夫以上,更加上冕。所以天子到士,所持有的冠冕其
實有部分是相同的。至於庶民有沒有冠禮,那就不清楚。從這些帽子的功用上看,錙布只
是一塊布,應該是萬民通用的。皮弁是戴在頭盔下面的防震帽(此物如同機車安全帽的內
層)。而爵弁就是幫助國家級祭祀的服飾了。庶民大概不會參加國家級的祭祀,所以沒有
爵弁,而周朝時參戰要自備甲冑武器、馬、車等等物品,所費不少,應該也不是庶民所心
儀的活動,應不用皮弁。
周朝以後,冕也不是皇帝的專利。秦朝輿服制度不傳,故不論。漢西京因秦制,無冕旒。
東京以來,天子冠冕十二旒,三公、諸侯七旒、卿五旒。九旒者《通典》不見,當為太子
、諸侯王所服。魏因漢。晉因魏。晉江左,改王公為八旒,卿七旒。但丞相服袞冕九旒,
地位高居王公之上,由此可見丞相之尊;唐朝《通典》說,東晉朝的丞相「非複尋常人臣
之職」,不論忠(王導)奸(王敦),大都威震主上,因此有特殊待遇。晉以後,南朝宋
、齊、梁、陳總體而言都因而不改。十六國北魏史料散逸,冕服難考。北周標新立異,將
冕服數目增加,天子到十二冕。宣帝為太上皇,更將其冕旒加倍,為二十四旒。北齊彷行
陳朝制度。隋又因北齊。唐朝因於隋,但皇帝大裘冕改為無旒,此有經書之爭。太子、諸
侯王、品秩第一等九旒,品第二七旒,品第三五旒,品第四四旒,品第五三旒。三旒之冕
與玄冕同,唐朝散官五品稱大夫,六品以下稱郎,與周朝大夫服冕的制度,在名義上竟吻
合。
冕服之制,似乎到五代以後就只有天子、諸侯王公等世襲貴族服用,群臣少有服冕而祭的
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