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推 Nakata0911: 不是這樣吧 軍人上台的一個主因就是因為裁軍會議 05/06 08:21
: → Nakata0911: 之後造成大量無業軍人 在社會地位又低 導致極端化 05/06 08:22
: → Nakata0911: 如果真的開發出能騰出1千萬青年勞力的機器 政府大概 05/06 08:22
: → Nakata0911: 準備被顛覆了 05/06 08:22
: → KJK7: 就是失業人口太多,發明農耕機是要搞誰阿 05/06 09:12
: 推 Aotearoa: 日本在戰前就有發展農耕機了,但大量普及是在戰後 05/06 09:33
: 推 hedgehogs: 人太便宜就沒有產業升級的需求 05/06 10:37
: 推 moslaa: 我比較有印象的是日本兵回憶中表示推土機 05/06 11:03
: → moslaa: 太過分 應該像日本人那樣 手工挖土蓋飛機場 05/06 11:04
: → moslaa: 才是真正職人精神。 05/06 11:04
我之前有講過,學生的問題,受教育國高中的學生,會因為貧困的問題
沒辦法上學,原因其實在於農家當時的收入比較低,而學生畢業後又會
因為勞力問題必須返家務農,勞力短缺
正常來說這些受過教育的學生應該作為學徒或是基層幹部進入工廠或是
軍隊中,進而讓工業進步或是讓基層官兵的素質提升,增加產量等等
農用機械是有但是很貴沒辦法普及化,對於農家來說勞力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觀點台積電和屏東務農,大家會選台積電,但是當時收入並不足
以完整取代農家收入,就算是帝大畢業也是,當然如果慰安婦就不一樣
農用機械費用下降=>農家勞動地需求下降=>整體工業產直提升
這個導致後來的一些學徒兵和奉獻運動
或是農用機械費用下降=>勞動力不變=>產量上升(可耕作農地增加)
因此並不是有一種農機可以瞬間解放一千萬人,而是在大幅度推廣和普及化後
人口就會被釋放出來
前面講的無業軍人,原問題就是為甚麼在前期日軍戰鬥力很強,但是越後期戰鬥力
削減越嚴重,失業軍人大量回歸軍隊補足軍方需求,但是越後期補充的兵源就越差
因為沒有多餘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訓練
國軍則是相反最前面那一批是最強的十萬到三十萬,後面的就是平均的差,但是因
為有戰鬥經驗反而會贏過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