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其實正確的邏輯是古人會先大規模種植果樹然後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採用漁獵補充
: 接著在點出水果保存技術,比如乾果等
: 也就是量產和熱量這兩個觀點基於當時的眼光是不存在的,更合理的是種滿N座山頭
: 的果樹
: 附帶一提聖經神的食物馬那就有指導類似穀物的食用方法
石器時代的人類是以漁獵為主
漁獵生活的話土地能供養的人口少得可憐
他們會一直遷徙,不能停留在一個地方太久
所以你那個種果樹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他們的做法是要走的時候把一年穫的小麥稻米灑一灑
拍拍屁股就走了,明年再回來這裡收割
不走的人就會餓死,走不動的人也會餓死
活到高齡的老人如果跟不上族群,大家就只能把他丟在路邊
留一點食物跟水,期待他休息完以後能跟上
這就是史前的人類生活
稻米跟小麥馴化前,應該是長得跟路邊的禾草科植物沒兩樣
也就是它的穗小到快沒有
所以才會灑整片下去一年不用照顧,竟然連鳥跟蟲都不想吃
這樣應該是不用煩惱甚麼打穀還是烤麵包的問題
收集一碗吃下去就對了
後面馴化完成穗才越變越大,能養活更多人口
對野生動物沒有抵抗力,變得需要照顧
人類才開始定居,然後才有打穀跟烤麵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