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vvik (Essay)》之銘言:
: 在新石器時代的人。雖然已知用火,你要他們點出啥科技呢?
: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選種子來種,抓動物來養
針對現有已知食物的保存技術、馴化技術和種植技術
: 這問題是你沒考慮過香蕉出自於那裡啊
: 如果今天香蕉一開始就在兩河流域,然後很快被馴化 ( 不確定,但找到的文章有說
: 產量問題是也
你忽略的東西很多,像是香蕉,好吧其實每個回文的我看了一下內容都差不多
就認真回吧
首先你們的想法是基於所有的文化都是以穀物為基礎,基本上我們的課本都是這樣教育的
因此沒有穀物就沒有文化
其次前面有朋友說她們就是太餓了當然把所有東西找來吃,但這是錯誤的,基本上馴化
大約需要20-200年的時間(實驗結果),也就是開創農業的人一定沒有食物上極端需求,
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嘗試農業
再來必須定居,而且需要居住在森林與草原交接帶,原因是穀物比較適合在草原地帶生存
但是草原沒有庇護所容易遭受攻擊,而且森林的土壤比起草原更適合使用原始的挖掘棒種
植
最後泛濫平原不適合農業,因為你種一種就掛了,實際上是在比較高的丘林地帶
綜合以上的結果,有部分的人認為最早的農業就是在哪邊?有香蕉的東南亞,而你講
的香蕉,到後面因為雜交訊化的關係,才變成現代的大蕉,雜交對象就是東南亞的野蕉
或是小果野蕉
當然你講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台灣在香蕉這個產物理面是很大的問題
原因在於我們史前時期就有香蕉的存在,而原住民是小米文化,而小米文化我前面也講了
在台灣原住民小米文化基本和神明傳說有關,那我們先到這裡打住
接著再回去看米麥這些東西,現在確定的是大麥和小麥主要都是在扎格羅斯山脈一帶
這是考古證實的,事實上小麥最早馴化還是不能吃的,而小麥後來也有進中國小麥的古文
就是來意旨其為外來作物,重點來了小麥的馴化大約是七千年前左右,其餘現有主要主食
大約是在七千到五千年左右
基本上前面就是各位課本會教的東西,所為史前農業的起源等等,在下去的稻米就是杭州
仰韶就是小米,這些我們在國編本教過很多次了
問題就是在這邊,根據考古研究,基本上目前挖出來的大部分都會帶有大量的動物,如豬
羊牛等,也就是馴化動物,這些也很符合前面講的直線式想法,因為豬牛羊的分布和常見
所以將其作為主要馴化的動物,當然與此之外也有其他依據地區分類的動物遺骸
那麼將這個觀念帶回去植物就錯了
以仰韶來說雖然我們說是小米文化,但是遺址內有大量的樹果和蔬菜以及動物,在之後
兩千六百年前就有大量的豆類、果類、蔬菜等,而另一邊杭州那個除了有大量稻米外,
也有大量的蔬果存在,問題這些蔬果的馴化都是在米之後而且也有相當的樹果和動物
因此前面有朋友說因為穀物比較好種之芸芸,但是在看像距今一萬年前,考古結果發現
先民的食譜黃瓜、胡椒、葫蘆、荸薺、豌豆、蠶豆、菜豆、扁桃、灰胡桃、石栗和檳榔
,沒有發現穀物
其中部分食用的植物都與河姆度文化相同,但是同樣的考古結果出現了大量豆類瓜果類
先人依舊不注意這些東西轉頭去努力馴化穀物,前面這些可考的馴化都是在穀物之後
問題就是在這邊而且不斷重複的在各地上演,不論大小、數量、飲食習慣,古人主要都是
瓜果、肉類還有樹果,但是全部很有志一同集體跳過如何保存這些已知或是擴大種植
而轉頭投向一個未知的食品穀物,更別提當時有不少地區和現在的狀況不同,雨量充沛
不需要河道也可以種植果物
穀物會不會出現?肯定會的,但是順序錯了這就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