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TTHappy (no)》之銘言:
: 好像比較多的觀點是說謝安沉著冷靜,對於交戰已經胸有成竹,而後東晉果真擊敗前秦。
: 但是另外就我片段的了解,例如柏楊認為謝安就是個裝模作樣的草包。
: 前秦大軍壓境,謝安完全沒有辦法,只能裝死裝沒事,把頭埋在沙裡,
: 只是陰錯陽差、鴻運當頭,淝水戰場上苻堅的暫時退軍命令,造成雜牌組成的前秦部隊
: 亂成一團,反而潰散。東晉莫名其妙勝利。
: 到底哪個詮釋比較貼近事實?
故作鎮定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然故作鎮定也非無用,有安定人心的效果。
然而另一面來說,也有人認為謝安這種作法,太過輕敵。
在桓沖的眼中謝安就是這樣。謝安拒絕桓沖的援軍,
雖然是對北府軍深具信心,但是對抗前秦的大軍的確謹慎點是比較好。
另外柏楊的看法我覺得是有點小看謝安了,
淝水之戰的前哨戰:洛澗之戰,謝安已經有派劉牢之以寡擊眾,
甚至斬殺前秦名將梁成的戰果。
所以他對擊敗前秦大軍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晉書.卷七四.桓沖傳
既而苻堅盡國內侵,沖深以根本為慮,乃遣精銳三千來赴京都。謝安謂三千人不足以為損
益,而欲外示閒暇,聞軍在近,固不聽。報云:「朝廷處分已定,兵革無闕,西籓宜以為
防。」時安已遣兄子玄及桓伊等諸軍,沖謂不足以為廢興,召佐吏,對之歎曰:「謝安乃
有廟堂之量,不閑將略。今大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雖遣諸不經事少年,眾又寡弱,天下
事可知,吾其左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