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之銘言:
: 小時候讀歷史課本常常在講械鬥,最有名就是漳泉械鬥
: 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感覺台灣人很愛打架
: 但長大後慢慢覺得,無論中國各地或是世界各地,到處都有械鬥的情形
: 以前歷史一直強調台灣歷史中的械鬥
: 會不會讓台灣學子從小有以偏概全的概念
: 好像械鬥是台灣專有的特色,台灣祖先很好鬥似的
: 不知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錯覺呢
分類械鬥是清領前期一定會提到的詞,早期有省籍衝突的閩粵械鬥
中期有府籍衝突的泉漳械鬥,到了晚期則有商業利益上的縣籍衝突(頂下郊拚)和
職業團體衝突(和興與福興行號、西皮與福祿)
甚至不同姓氏也會發生衝突,比如西螺七崁三姓械鬥及新竹北門蘇黃械鬥
但課本的只有在講械鬥嗎?其實不然,課本的清領前期大概分為四個部分
也就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械鬥大部分只會在社會方面著墨較深
那為什麼會有這個時期很強調械鬥的錯覺呢?
或是
課本裡這個時期的重點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常常跟械鬥一起出現的「分類」
清領前期的社會風氣十分重視分類結社
渡台禁令造成男女比例失調及羅漢腳,進而引發社會治安的敗壞
人口結構的不正常加上公權力薄弱
長期的吏治不良與班兵腐敗導致人民為求生存空間、經濟利益以及自保本能
往往訴諸於分類械鬥
而清廷的消極治台政策也是導致分類械鬥的原因之一
平時只盡量減少不同族群的往來不僅無濟於事,缺少溝通更使社會更加分化
甚至民變爆發時更會煽動不同族群起而反抗
朱一貴事變時就煽動客家人反抗,林爽文與戴潮春時則與泉州人合作
雖說義民會反抗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自保
因為民變參與者會藉著戰事對不同族群進行分類迫害
本就互相仇視的雙方,一邊加入叛黨,另一邊只需清廷稍微威逼利誘
原則上都會成為義民,畢竟清朝也不是小叛亂就會滅亡的國家
只要等到海對岸援軍的到來,義民就算勝利了(今通賊,官兵必討,不如拒之,且以為功)
而有衝突也會有合作,閩粵合作成立的金廣福墾號,漢原合作的貓霧悚圳
吳沙開墾噶瑪蘭時也號召泉漳客一起開墾並共同抵禦原住民
文化上更不用說,不同族群的文化信仰直到現在仍看的到
這些基本上都會是課本、上課或是考題裡或多或少都有帶到的
在改成新課綱前課本參考書都有
新課綱的課本是刪減了很多,要看老師上課會不會補充
雖然刪減很多,但我看他們考試好像沒啥變,幸好我畢業惹ㄏㄏ
至於舊課綱的內容,小弟弟我不曾經歷過,就不班門弄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