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 仍向中國借用翻譯名詞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4 23:32:14
1865年,HSBC成立,中文名稱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1872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国立銀行法」
即使日本並非完全銀本位的國家,但仍沿用了中國已有的翻譯
並未把bank稱為「金銀行」或其他名稱
而甲午戰後,中國留學日本風氣興盛,借用了很多翻譯漢字進
來;然而商業領域,因為跟眾多外國通商早於日本,所以這方
面的翻譯詞,幾乎未受日本翻譯影響,全在中國境內完成,
雖然「課長」之類仍有借用,但社長,會長,取締役等翻譯,
則完全未取代總經理,董事長,董事這些名詞;
金融方面,同樣未見小切手取代支票
郵政也是,所以切手並未取代郵票,掛號信也不叫書留
同樣情形的,還有聖經的翻譯,這方面的歷史更早,影響仍
持續至今
留學生帶回來的翻譯漢字詞彙固然數量龐大,但碰到這些
「固有」翻譯體系,仍然得退讓三分(或許還不止)
所以也不必認為,每個領域都「受惠」於日本人的翻譯努力
當然,以這個速度看來,他們翻譯是很勤勞的
至少「蘭學家」通常同時也是「漢學家」
等到蘭漢學分家之後,片假名翻譯就越來越多,
到現在,也很欠缺可以借用的漢字翻譯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4 23:41:00
這個…… 一個時期一個時期吧專挑某個時期,自然看來好像都嘛日製中文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4 23:44:00
台灣很受日本片假名翻譯影響 基層技工滿口片假名 XD當然也有直接日文平假名沿用 像a-so-bi之類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4 23:45:00
?亞美蝶?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4-05 00:48:00
含豆魯、羅賴把?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00:59:00
被發現我思想不夠純潔 Orz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2-04-05 02:22:00
很不健康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2-04-05 02:38:00
聖經的老中文翻譯文體奇怪在哪?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2-04-05 08:07:00
當時中國對外貿易較日本發達,當然是借用中國詞彙不過甲午輸了就以為所有制度都不如人,民族自信淪喪
作者: detonator (犬之愛)   2022-04-05 10:35:00
內文只有銀行是中國影響日本,可以舉更多例子嗎?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1:43:00
更多的例子 恕我目前還沒找到 只是這個比較顯眼他們常常從中國經典裡面找材料來翻譯 這倒是眾所週知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4:50:00
請善用wiki和製漢語這條目,裡面也有介紹,是中國先翻譯,後流入日本。依該條目說法,航海 隧道 工程等,都是中國先出現連地球都是喔 (笑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5:20:00
看到了 柳原前光曾購買江南製造局所譯書籍帶回日本不過「汽車」一詞後來就分歧了 中國用在新的車輛上天文方面也是分歧 九大行星除了地球 日文都用音譯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5:41:00
不,應該先看二戰前的文獻,二戰是個分水嶺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5:41:00
中國則在原有基礎(火星 金星)上面添加其他名稱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5:42:00
一些二戰前使用的漢字組成的詞彙,逐漸被模仿英文的片假拼音取代。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5:43:00
二戰時期還規範敵性用語 結果棒球(野球)術語都和化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5:43:00
個人推測是仿漢語去讀比較費力。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5:44:00
戰後才又改回來照漢語真的難唸 例如古事記 日本書紀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2-04-05 15:57:00
左宗棠他們 很多都是翻譯日本的書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6:02:00
總之這兩國的翻譯需求都很大 有現成的最省事當然這也是商業金融等領域的詞彙 較少日譯的原因已經很習慣的用語 沒必要再用日文重翻一次
作者: ineedmore (想不到暱稱)   2022-04-05 17:33:00
法律政治科學方面就不是這回事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7:41:00
我覺得這是很無聊的話題,老實說常見中文字詞的起源,作為學術研究題材這當然沒啥問題,但我總感覺有一些人似乎覺得這可以用力打什麼臉,好吧,可能我想多了。說到底,這些字詞不都是變成了中文?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7:48:00
研究「敵性用語」就比較有歷史感嗎? XD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7:49:00
英文的海嘯tsunami來自日文,但,阿拉伯人學到tsunami會care這是源自英格蘭還是日本嗎?日本人會很得意英語要借用tsunami嗎?我想答案都是否定的?但總覺得網路一些文章在談和製漢語那個語調…… 笑。好,一定是我多心了。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7:54:00
歷史是過去式 但我們還是照樣受到舊翻譯影響不可能一刀切同樣的外國文字 若舊譯被新譯蓋掉 必有其原因不至於到任何人使用新詞翻譯 就有人跟著採用的程度清朝在研擬民法(民律)時 曾經找日本專家來起草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2-04-05 18:02:00
會蠻care的,畢竟海嘯跟地球科學有一定關聯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4-05 18:03:00
這種影響就是比較重大 並非無聊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2-04-05 18:05:00
可以得到那種地形是海嘯好發地帶,還有原始字義是不是最貼切能成為經典就有當時的理由存在如果只是翻譯著作少參考方便,那後來更好的翻譯詞彙應該會誕生並取代舊的才是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4-05 18:11:00
呃,我意思是,決定怎麼翻譯時,自然要嚴肅面對追求信達雅,但翻譯結束後,或引入結束後,一般人在學習我覺得啦,應該是不會在意名詞起源。最後聊一下文體翻譯,我對聖經不了解我比較熟悉的是小說飄/亂世佳人,我看的版本明顯是早年翻譯,用字遣詞很…… 特別,看習慣後,倒也別有韻味近年一些說是有正式那段版權的新翻譯我反而不習慣當日,很可能看慣新翻譯的人,看舊版本反而奇怪印象最深,舊翻譯不知為啥,打死不寫,生小孩一定寫成 養小孩,我以前是讀了很多遍才意會過來
作者: kkStBvasut (奧匈帝國皇家鐵道)   2022-04-05 21:41:00
連asobi都不知道wwww笑死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2-04-05 23:03:00
有新舊版翻譯的片段供實際參詳嗎?
作者: bjchiou (bjchiou)   2022-04-05 23:26:00
原po的印象或許是國語和合本,應該是早年的白話文樓上若是指聖經,可參考htps://cb.fhl.net據說近年已有新譯的和合本修訂版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2-04-05 23:39:00
中文現在是兩個版本 和合本和高斯本
作者: yzfr6 (扮關二哥!)   2022-04-10 17:43:00
德律風
作者: F04E (Fujitsu)   2022-04-11 12:54:00
夜露死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