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現代統稱的印度教事實上出現得相當晚,
是古婆羅門教在衰落後重新復興後的成果。
古婆羅門教在吠陀時代晚期因為越來越世俗化跟奢侈等等因素,
引發了重新反思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
佛教與耆那教,以及佛教記載的六師外道等等都是這一時期從吠陀宗教中出現的新興宗教
。
尤其佛教的影響最為深遠,被孔雀王朝尊為國教後,
阿育王派遣僧侶前往各地傳教,使中亞等地信奉佛教,更進一步傳入東亞。
這一時期的婆羅門教處於衰落之中,
為了應對佛教跟耆那教等新宗教的挑戰,
除了體系化編寫經典以及吸收部分佛教思想之外,
最重要的是婆羅門教進一步地方化,
與印度各地一些非吠陀的宗教傳統融合以打入印度各地大眾之間,
不再是以前僅由婆羅門貴族壟斷的型式,也不像佛教以出家的僧侶為主。
婆羅門們放棄以前的宗教天龍人地位,變成為大衆舉行日常宗教祭儀的祭司,以及為統治
者提供超自然力量服務的巫師,
這種變化同時吸引了普通大衆與統治階級的興趣。
個人認為這讓婆羅門教及後來的印度教幾乎與印度式的社會文化綁定,
在強化草根性的同時也讓印度教難以打入非印度文化主導的社會。
重新復興後的印度教藉由笈多王朝的穩定社會進入黃金時代,
在印度重新佔據主導地位,與同樣興盛的大乘佛教並存。
但就如前所述,強化草根性的印度教難以向外傳教,
也難以與當時中亞主流的大乘佛教這種強調普世性的宗教對抗,
更不用說沿著中亞傳入中國了。
東南亞的印度教傳統也是因為當地自古以來的印度文化影響,加上信奉印度教的朱羅王朝
的直接統治而產生的。
最重要的因素是,古婆羅門教完全轉型為印度教的時間點差不多是5-6世紀,
不到一百年後隨著伊斯蘭教崛起,中亞伊斯蘭化,佛教在當地滅亡,自此印度文化再也無
力影響中亞地區,當然也沒辦法再進一步傳入中國。
憑個人印象寫的,如果那邊有錯還請大力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