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江貿易之事,先前有略略提過,這邊再次整理一下: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2995939.A.252.html
從後金史料《滿文老檔》中的記載來看,努爾哈赤晚年與東江的關係十分交惡,
三令五申要求搜殺東江奸細。而皇太極繼位後,天聰元年(天啟七年)六月時,
因貿易斷絕,又值荒年糧食欠收,後金遭遇了嚴重的饑荒:
[圖]後金物資短缺,糧價飛漲,一石糧超過銀十六兩(一金斗大約為倉斗
的三斗多至四斗多;明朝的一石米大約值銀一兩)。「因國人饑饉,
穀一升,人肉價值七(八)兩,至有食人肉者。其時,國中銀甚豐,
但無處行商,故銀錢很賤,物價甚高……糧食歉收,非常饑饉,
一金斗糧曾值八兩……盜賊蜂起,偷竊馬牛,互相殺人而致不勝紊亂」。
https://i.imgur.com/rue3yE9.png
出處:《舊滿洲檔譯註》,頁189。
天聰二年(崇禎元年)十一月,備禦祝世胤上書建議,不要把東江來人都當成
奸細捕捉,應該要積極集中管理,阻止他們探聽情報,並且和他們好好貿易,
藉此施展反間計:
[圖]祝世胤建議皇太極允許走私貿易,從中用計離間挑撥袁崇煥與毛文龍。
「招遠人以反間他國……使寧遠聞知,又疑毛文龍交通我國,叫他自相
猜疑,彼果中我反間之計,不待動兵而我坐取勝矣」。
https://i.imgur.com/nuucmuC.png
出處:《明清檔案存真選輯第三集》,圖版伍。
[圖]負責捉捕東江奸細的祝世胤也懇求皇太極,不要輕易中了毛文龍的離間。
「臣執法審查奸細,唯恐走脫奸細,與毛文龍說知,恨臣來投反間」。
https://i.imgur.com/dAKOpIA.png
出處:《明清檔案存真選輯第三集》,圖版肆。
關於東江貿易的整體背景脈絡,建議可以參考趙世瑜、杜洪濤的〈重觀東江:
明清易代時期的北方軍人與海上貿易〉,文中有相當全面的探討~
http://bit.ly/3HoeQev
==========
在後金史料中,可以看到後金始終都非常仇視毛文龍,
之前也曾略略提過,這邊再次整理一下: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5087060.A.1F7.html
◆ 天命8年(1623年,明天啟3年) ◆
2月29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158
「據悉,毛文龍遣派五十人離間吾國。有擒毛文龍遣派之人送來者記功。
若不拿送,被他人首告,則治以滅門之罪」
[圖]「副將愛塔」為劉興祚,後來詐死叛逃到東江。
https://i.imgur.com/r6YWSMl.png
3月24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164
「沙廠備禦王子登查獲毛文龍遣來之奸細,故升王子登為遊擊」
「汗曰:外地之小人,經常擒獲奸細送來,而我處豈有奸細不來之理耶。
……爾等若念養育之恩,為何未將毛文龍所差之奸細查出一人」
4月12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168
「沿南海居民因聽信毛文龍調唆之言,殺我之人叛逃,故令遷移之」
7月21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204
「石城參將王子登受毛文龍之書。其書已為我所獲……其事偽也……
王子登與明帝結怨,效忠於諸申之汗,敵明朝必然不悅而欲殺之,
故受此誣陷之言」
◆ 天命10年(1625年,明天啟5年) ◆
2月1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231
努爾哈送信招降毛文龍
「我之意,以爾取朝鮮之義州城,與我相倚而居……爾若如此與我相倚,
迫使朝鮮投降,則爾之前途無量矣……我豈放過你耶,爾將何往……
古之韓信,棄楚霸王而歸漢;胡敬德棄劉武周而降唐,
因其降而成大功,留美名於後世」
10月4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238
努爾哈赤下令各地屠殺漢人的頭人、書生、不從命者,並將漢人分散,
編莊管理。
◆ 天命11年(1626年,明天啟6年) ◆
5月20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258
努爾哈赤招降毛文龍,並說明屠殺漢人是因為毛文龍讓他們反抗後金
「聞爾毛將軍謂我為何殺人……由我處逃出願結爾而前往之人,
爾收容後,不加豢養,卻令其從軍,遣其反戈,故於各處之被殺者,
乃爾所殺……毛將軍,我曾以為爾乃明智之人,今爾不知天時,
是愚昧也……無論爾如何為君效力,然爾國氣數已盡,君臣昏庸,
反致殃禍於爾」
◆ 天聰1年(1627年,明天啟7年) ◆
1月8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453
皇太極派軍重創東江
「命貝勒阿敏、濟爾哈朗台吉、阿濟格台吉、杜度台吉、岳托台吉及
碩托台吉,率大軍往征駐朝鮮明將毛文龍。」
1月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460
「征伐朝鮮國。先是朝鮮累世得罪我國,然此次非專伐朝鮮。
明毛文龍駐朝鮮附近海島,屢納逃人,激我怒而往征」
6月23日 《內閣藏本滿文老檔》頁472
「時國中大饑,其一金斗糧值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
彼時國中銀兩雖多,然無處交易」
◆ 天聰2年(1628年,明崇禎1年) ◆
4月25日 《三朝實錄》
毛文龍以議和誘騙皇太極,將皇太極的使者捉送朝廷
「文龍欲與吾國通好,屢遣使致書,因遣科廓等,同從者四人,賚和書
往報。文龍使者與科廓等往來數次,文龍乃執科廓等,解送北京」
[圖]皇太極提到毛文龍誘騙之事「前年文龍哄下金人到島,或殺或解」。
http://i.imgur.com/pIprbGG.gif
出處:《史料叢刊初編》〈太宗文皇帝招撫皮島諸將諭帖〉
9月3日 《清實錄》
「是日,副將劉興祚潛逃……逃附毛文龍」
◆ 天聰3年(1629年,明崇禎2年) ◆
2月14日 《清實錄》
皇太極持續派兵攻擊東江
「上聞明故將毛文龍屬下漢人,由海島移駐朝鮮之鐵山,
遣總兵官楞額禮,率精兵五百人,往勦之。
斬三百七十級,生擒一百四十人」
5月24日 《清實錄》
「遣副將石廷柱等,率兵搜勦明故將毛文龍所屬諸島」
==========
孫承宗、袁崇煥、毛文龍等等都是明清戰爭過程的一部分,過往的論述
很多是受到《明史》的觀點所影響。從2000年起,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
數位化史料公開,這些非常豐富的史料,讓明清戰爭的論述推陳出新。
我們能檢視歷史事件的細節與真假,也能探討各項事件的整體背景脈絡,
以及研究歷史框架。
以我個人來說,早先是從兩個方向著手,其一是畢自嚴的《度支奏議》,
透過統計整理糧餉的細部數字,希望來探討明朝末年的經濟財政情況。
其二是透過比對史料與地圖,判別戰略與戰役的布署、行軍與作戰歷程,
希望來探討雙方的軍事策略情況。嘗試綜合經濟與軍事兩方面,來研究
明清戰爭的規模框架。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225475540.A.434.html
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之中,逐漸接觸到許多史料與論文,瞭解各方觀點;
也能夠熟悉更多資源與工具,應用到其他有興趣的歷史主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