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fv (魁羽)》之銘言:
: ※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之銘言:
: :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 : 自己下田耕種的農民,是否應該拿到收穫的絕大部分?
: 我想馬克思主義者也會問你:在工廠產線組裝產品的工人,是否應該拿到產品價值的絕大
: 部份XD
來,我用很基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學的邏輯來回答你
如果這個"工人",需要自己蓋廠房,宿舍,自己採購設備,組織流程。 自己承擔會計/行
政,原料進貨。 那是的,他當然應該拿到價值的絕大部分,因為絕大部分的資本都是他
投入的。
在現代的農業,有些情況確實可以用雇主與員工的邏輯 (例如現在種稻/收割的常常是自己
開機器全台跑的個人/小團體行號)。 但是,在土改以前的佃農與地主的關係不是這樣子。
你的邏輯卡在地主是雇主/佃農是受僱人,實際上,佃農是創業人,地主是房東才是比較
合理的比喻。 真的受僱人是長工,有些混得比較好的佃農自己會去請。 不是單方面的
地主才是資本,佃農無產階級 (這才是馬克思邏輯),是雙方都是資本,但關係很不對等。
經濟學概念上的尋租 rent-seeking 應該都聽過,尋租是經濟學概念中最傷的,因為不但
沒創造價值而且很可能會進一步破壞價值產生。 在土改前時代的地主與佃農關係就是標準
的尋租破壞生產力的情況,也是為何一土改忽然生產力暴增(當然不是唯一原因,但顯然
是最明顯的改變。)
如果你沒自己經營生意沒概念,那我再用一個更簡單的比喻,如果你要租房,結果條件是
1. 房東租個空屋給你,沒家具,你還得自己去重新申請通水電。
2. 你的房租是你的正式工作的收入 50%。 你加薪也就自然要房租增加。 你減薪也會減
但房東可以不租你。
3. 房東隨時可以要你退租,你自己拿不走的家具/裝潢都屬於他的。
4. 所有房東都是用這樣的條件,差別頂多%數跟房子本身。
5. 最大房東是國家。 房東有參政權你沒有。
這是土改前的台灣佃農面臨的問題 (日本佃農也類似,但邏輯略有不同)
: : 答案為否的板友:我想您可以走了,我跟您的人生觀差太多,無法再談。
: : 答案為是的板友:握手!我們繼續討論。
: 我後來覺得,這邊蠻多人用共產主義的標準評價日本統治台灣,用資本主義的標準來評價
: 國府統治台灣。
: 當年台灣經濟起飛,靠的是紡織業、電子零件組裝業這些勞力密集產業,台灣當時在這些
: 產業具有比較利益,為何?
: 因為當時台灣勞工薪資低廉,比美日還低,成功吸引美日外資來台設廠,吸納大量從農村
: 出來的勞動力。
用共產主義的標準評價日本統治台灣其實也還好,因為這一系列的討論其實有個大主題
沒特別說道。
1. 蔣介石能土改其實跟228關係還好,最大原因是因為當時台灣4成左右的農地跟9成以
上的林地的地權是國家的。 直到今天,台灣最大單一地主一直都是國營企業台糖。
228只是讓地主整體立場變弱,但當時同時有地有槍的老蔣本來就沒再怕他們,反而
是怕人數眾多的佃農。 更別說,日本時代雖然後期有搞選舉,但是有財富門檻限制
實際上能投的人幾乎都是地主/富裕市民/真日本人,老K的地方選舉是大家都能投
得.... 所以其實很快地方議會的立場也開始轉變,因為真用大地主立場的人根本選
不上了....
2. 為何會是老K的? 因為在1945年投降前這些都是日本政府或是財閥的。 投降約定中
要日本放棄送給接收政府。
3. 為何日本政府跟財閥有這麼多地? 是他們投入資本請人開發的? 還是他們用了不下
老共的手法巧取豪奪的?
真不知道的,可以去讀一些日本時代早期相關的文學。
當然,清朝漢人本身開發土地中也有各種恐怖的血淚史,但一來那個更久遠,二來
那是在缺乏有效政治法律基礎上個體戶自己搞得。 跟日本是用國家機器還是有
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