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11090291.aspx
清史編纂紛擾持續 傳未通過中國政審
2023/11/9 18:02
(中央社台北9日電)華裔學者張泰蘇日前引述消息說,中國官方已經編寫20年的清史最
近沒有通過政治審查。即使大多數編寫者都強烈反對西方「新清史」的觀點,但這套送審
的清史仍被批評「受國外新清史影響過大」。
1990年代開始,美國漢學界興起「新清史」研究風潮,他們重視漢語以外的檔案,強調清
朝的滿洲元素有別於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徵,清朝不是過去中國的改朝換代,甚至認為清朝
不等於中國,中國只是清帝國的一部分。
清朝已經覆亡100餘年,但中共治下的「清史」仍未完成。港媒星島日報報導,2002年,
中央政府決定編修清史,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編寫。這是重大學術性文化工程,上
千名專家學者參加,「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牽掛」。
2018年9月,「清史」送審稿上報中央。2019年,中央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
研究院負責審讀,並且成立審讀工作領導小組。今年6月,中國官媒央視報導,「清史」
106冊共計3200萬字書稿的審讀工作歷經近兩年,也初步完成。
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的法學、史學學者張泰蘇,3日在社群平台X帳號上以英文發文說,他
從可靠的消息來源得知,這部「清史」已被高層擱置,理由是「未能肯定人民的觀點」,
具體來說,「受到新清史影響過大」,因此這套書在政治上無法被接受。
張泰蘇在貼文中說,這是令人震驚的指控,因為大多數參與此計畫的學者,在學術生涯中
都激烈地抨擊新清史的觀點。
他說,過去20年來,當局已經為此編史計畫花費了將近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88億元)
,現在只因政治不正確就等於浪費了這些投入的資源。對於想了解當前中國學術審查情況
的人來說,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新清史的觀點對「大一統」、「中國認同」及「漢化」等既成觀點構成挑戰,清史因此成
為具有敏感性的議題。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019年1月發表長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作者周群是學術刊
物「歷史研究」雜誌的常務副主編。文章稱,「清史研究與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有著密
切關係」;「清史研究事關意識形態安全」。
他說,「極少數學者對西方學術思潮缺乏應有的警惕,將國外歷史虛無主義在清史研究領
域的理論變種引入國內,有意無意地與以『超越中國的帝國模式 』、『內陸亞洲』等為
核心概念的所謂西方清史學派進行『對話交流』,影響清史研究走向。」
中國官方抗衡西方新清史的觀點,今年6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召開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
,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中國歷史研究院為此
推出重大項目「清代國家統一史」,並高調召開發布會。(編輯:張淑伶/呂佳蓉)
1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