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dhws (sdhws)》之銘言:
: 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之前,英國曾經發行特許狀
: 讓一些貴族可以到北美洲開拓殖民地,然後成為當地的領主
: 他們被稱作Lord proprietor
: 然而在後續的日子裡,英國政府卻逐漸收購回了分封在北美的土地,使其轉變為皇家
:殖民地
: 但為何這麼做?難道只是因為殖民地的議會提出申請而已嗎?
: 至少在北美發生獨立戰爭以前,當地大多數的領主土地已被英國皇家收回
: 如果當初沒有收回北美殖民地,這些分封在北美的領主會成為當地英國的支持者嗎?
: 假設英國沒有收回領主的土地,反過來在北美殖民地大肆分封
: 這些封建諸侯在北美18世紀末的叛亂事件中能否成為英國在北美的屏障呢?
: 參考資料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rd_proprietor
自由秩序與專制秩序是不斷抗爭的,君王與議會都有擴大權力的隱密慾望
各勢力是不斷反覆動態博弈的
美國獨立戰爭前的英國,可稱為大英第一帝國
意圖剝奪殖民地固有的特許權,是大英第一帝國意圖強化中央集權的過程
英國歷史裡從不缺乏圖謀不軌的壞蛋,只是他們統治的社會,自發秩序很強
權力非常多極,以至於君王集權的陰謀總是功敗垂成
北美叛亂獨立後,大英第一帝國隨之瓦解,憲制必須重新塑造
之後君王與議會,把目光投向擁有特許狀的東印度公司
本如北美十三州一樣獨立自治的東印度公司,被英國本土的君王與議會接管後
這個時期稱為大英第二帝國
北美失敗,印度成功,當然是因為北美鄉紳鄉民獨立性高,抵抗力強,印度則反之
只怕是在英國本土在北美做什麼努力,都不可能侵吞北美
因為北美環境惡劣,鄉紳鄉民,獨立性與戰鬥力太強
北美獨立後,親英保皇黨全被趕去加拿大了,財產全部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