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4-02-15 01:09:06誰是華夏? 誰是夷狄?
《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所以古人區別華夏是誰而夷狄是誰,看的外顯證據是那人穿的
是啥衣裳,以及日常生活行的是啥禮儀。
古時候的禮儀可不像現代這樣衰弱,主要功能在潤滑人際關
係而已。當時的禮儀主要功能是如同現代的法律那樣,它不但
規定了社會階級,也規範了所有階級的人的行為之正誤。古時
候朝廷頒布的法條當然要遵循禮儀的規範,解釋法條的依據也
是根據歷來大人們對禮所提出的各種解釋。
這也是為啥《論語.憲問》會特別記載下面這段︰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上面孔子讚揚管仲的大功績,就是因為他當齊桓公的宰相,幫後者
提出尊王攘夷之口號,大會中原諸侯擊敗周邊侵擾的蠻族,像是北
方的山戎與南方的楚國,進而受到周天子賞賜,成為春秋時代第一
霸主。
簡單小結,至少從春秋時代的典籍所記載,古人區別華夏(文明)
和夷狄(野蠻)的核心標準其實就看所行的禮儀(服裝也在禮儀規範當
中),根本不是像後來某些人成天念叨的血統。
一天到晚在嚷嚷血統的,那是扶桑、身毒、和更遠的歐洲文明。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2-15 02:12:00古禮不為禮儀(現代解釋).古禮為法.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4-02-15 02:20:00那到清朝從冠髮變成薙髮,是否變成蠻夷?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2-15 02:28:00但統治者眼裡這是禮法.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2-15 09:27:00我說你是蠻夷就是蠻夷 不服來戰
作者:
Ryoma (龍馬)
2024-02-15 10:31:00阿不就定義不同而已? 現在民主也是有很多定義阿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2-15 10:42:00周賜楚"鎮爾南方夷越之亂"故"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
我印象中,明清之際荷西記載所謂的中國人,指的是閩粵沿海跟南洋的閩粵海商移民. 內陸那些被清朝統治的稱為韃靼人
作者: ilove305mm (帳號被盜的機器人) 2024-02-15 13:28:00
夷夏跟正統是不是綁一起的觀念?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2-15 21:46:00美國說中國沒民主自由人權.這就是"蠻夷".但美國從不敢批評沙特是蠻夷.因為他們有錢買美國貨.看來華夏蠻夷之分只是政治用語.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2-16 01:39:00蠻夷就是不買美國貨的國家啊 這麼簡單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2-18 03:13:00朝鮮不是中國領土.那是一種默契.大清政府沒對朝鮮國下令雉髮.也不派總督.